關(guān)閉
仇英(? — 一五五二),字實父,號十洲,江蘇太倉人,寓居蘇州。初為漆工,后改學(xué)繪畫。移居蘇州后得識文徵明,并拜周臣為師,主宗南宋“院體“,形成以嚴謹勁利為主調(diào)的藝術(shù)風(fēng)格。中年時畫名漸起,經(jīng)常接受富商和收藏家邀請,至其家中作畫。嘉靖十六年(一五三七)應(yīng)昆山鑒藏家周鳳來延聘,居其家六年。爾后又至嘉興大收藏家項元汴家作畫,長達十余年,其間廣泛接觸、觀摩和臨摹古代名跡,技藝大進,尤其在繼承唐宋傳統(tǒng)的工筆重彩人物和青綠山水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晚年與文徵明父子及其門生交往密切,又吸取了“吳派“文人畫之長,使作品增添了清雅的氣息,其聲譽與沈、文、唐相并埓,有“吳門四家“之稱。
與仇英的傳世真跡《歸汾圖》對比,可看出此作與仇英原作的差別?!稓w汾圖》中的山體、器具輪廓重線勾之,較《餞行圖》中的屋舍線條沉著有力且結(jié)構(gòu)堅實。此外,《歸汾圖》中的山石點苔渾圓、沉實,而《餞行圖》的點苔則為十分密集的短豎線,略顯拘謹。本幅落款的字,雖然是仇英署款的慣用寫法,但結(jié)體略開散,缺乏力度。后幅有周天球題跋。
徐邦達先生于《古書畫偽訛考辨》中認為此作“鉤筆太軟弱生澀……小款字也不同于其他真跡所見“,故定此作品為偽作,就畫作時代來看可能繪于明末清初之間。劉九庵先生于《中國歷代書畫鑒別圖典》中鑒定為明人偽作。謝稚柳先生認為此畫有疑,但題跋可確定為真??傊?,這幅《石渠寶笈三編》著錄的作品具有一定水準,但不是仇英真跡。
(張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