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倪瓚(一三〇一 — 一三七四),元代畫家。初名珽,字元鎮,號云林、云林散人、荊蠻民等,江蘇無錫人。倪瓚出生于當地大富之家,自幼博學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門。元順帝至正初年,他主動散盡家財,浪跡太湖一帶。倪瓚擅畫山水、墨竹,師法董源,也受趙孟頫影響。早年畫風清潤,晚年畫風平淡天真。其所繪疏林坡岸,幽秀曠逸,筆簡意遠,惜墨如金。他習慣以側鋒干筆作皴,名為“折帶皴”。倪瓚的書法以隸書為基礎,有晉人風度,亦擅詩文。倪瓚與黃公望、王蒙、吳鎮合稱“元四家”,著有《清閟閣集》。
此圖為倪氏山水的典型面貌。倪瓚運用其擅長的平遠構圖法,輔以干筆皴法及簡括的筆意,將冬季疏林寒泉的蕭瑟景象表現得淋漓盡致。
《石渠寶笈三編》著錄此圖藏于延春閣。原收于一本十二開的《宋元集繪》冊頁中,原冊已散佚,此圖現已裝裱成立軸的形式。
有吳家鳳、曾麐兆、宋犖等收藏印記。
(李天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