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李衎(一二四五 — 一三二〇),字仲賓,號息齋道人,薊丘(今北京市)人。元仁宗時任吏部尚書、集賢殿大學士。晚年告歸,定居揚州。擅枯木竹石,尤善雙鉤設色竹及水墨竹。雙鉤設色竹取法李頗,墨竹初師王曼卿,后學文同。他曾遍游東南山川林藪,還出使交趾,注重以自然為師,對竹子的種類、形態皆窮究熟察并形諸筆墨,得到了時人如趙孟頫及后世歷代畫竹名家的推崇與贊譽。他將生平畫竹的經驗都體現在《息齋竹譜》中,廣引繁征,論述詳盡,博學淹雅,堪稱畫竹者學習的津梁與圭臬。
本幅無款。鈐印:“李衎仲賓”“息齋”。李衎所繪墨竹講求嚴守法度,一竿仰天直立,形如鳳尾,搖曳晴空。筆墨挺勁厚重,意境蕭散俊朗。
引首文彭隸書“君子林”。前隔水乾隆帝御題,卷中裱邊有詞臣梁詩正、汪由敦、蔣溥、嵇璜、董邦達、鄒一桂和詩。卷后趙孟頫題。本幅及裱工有項元汴、李日華等鑒藏印記。
作品曾經項元汴、李日華、李肇亨、耿昭忠及乾隆內府遞藏。此圖原為《石渠寶笈》初編著錄之《元人君子林卷》中一段。《元人君子林卷》共收七家之作,按乾隆帝御題圖名,依次為:李衎獨干梢云、趙雍枯槎寒篠、柯九思苔石煙筠、吳鎮瀟湘秋碧、倪瓚瑯玕晴翠、宋克秋崖萬玉、王紱露梢曉滴。經專家鑒別除李衎、王紱兩段為真跡外,其余五家均為偽作,故重裱時將王紱墨竹取出另裱成卷,李衎及其余各段仍存原卷內。此卷存建福宮西偏之室三友軒,定為上等。因乾隆帝獲藏曹知白《十八公圖》、元人《君子林圖》及宋元人《梅花合卷》而專門命此軒名,并在乾隆十二年敕命作檀匣合貯其中,并御制長歌,勅諸臣和韻匯刻其上。匣上隸書“三友軒珍藏”五字。軒外為應和三卷內容,特地遍植松竹梅。
曾經《六研齋筆記》著錄。
幅上鈐四璽:“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石渠寶笈”“乾隆御覽之寶”。
(楊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