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金廷標(? — 一七六七),字士揆,烏程(今浙江湖州)人。能紹述其父金鴻畫藝,擅繪人物、山水、花鳥,白描、界畫俱佳。乾隆二十二年(一七五七),弘歷第二次南巡途中,因進獻白描《羅漢圖》冊而得到皇帝重視,被召入宮中供奉。其創作態度嚴謹,下筆一絲不茍,形象比較寫實,無縱橫習氣。這種藝術形式、藝術格調與宮廷流行的畫風十分吻合,使得許多西方畫家參與繪制的宮廷繪畫中的山水、草木等背景皆由他補繪完成,從而達到和諧統一、賞心悅目的藝術效果。因深得弘歷喜愛,多書御題于其畫上,以致《石渠寶笈》著錄金氏八十一幅作品。
是圖描繪鄉間水畔,盲者作場,翁童、少年靜聽說唱,隔溪諸婦聞聲而來。在清代宮廷繪畫中,經常出現此類富有農村生活情趣的題材,或許是可以彰顯帝王居廟堂之高而心系百姓的緣故。畫法精工兼寫,人物面部勾勒填色,神態惟妙惟肖,衣紋流暢自然,頓挫有致,疏密相間,不乏清貴之氣。
畫上有于敏中行書題乾隆帝御制詩一首。
(汪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