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燕肅(九九一 — 一〇四〇),字穆之,祖籍山東益都,后徙陽翟(今河南省禹縣)。真宗朝進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以禮部尚書致仕,故人稱燕龍圖。他博學多聞,巧思過人,曾造指南車、記里鼓、蓮花漏等。工詩善畫,尤喜畫山水寒林,曾為官署、寺廟畫過壁畫。
圖繪崇山峻嶺間,茅亭草舍,散布錯落,小橋相通,漁舟垂釣,棧道盤曲,關門洞開。此卷行筆施墨雖穩(wěn)健,但與畫史中記載的燕肅畫風并不相似。因此,有學者認為此卷應為金代北方山水畫體系的作品。尾紙中仇遠題跋亦有專家定為后人仿書。
本幅款識“燕肅畫“系后添款。上有乾隆帝御題詩:“可望春山萬景賅,高人策杖共徘徊。恰如摩詰尺魚寄,招得關中裴迪來。乙亥御題。“下鈐印璽“幾暇怡情“白文方印、“得佳趣“白文方印。乙亥即乾隆二十年(一七五五),乾隆皇帝時年四十五歲。
尾紙題跋有虞集、仇遠等三十四人。收藏印有明項元汴“虛朗齋“朱文方印、“子京父印“朱文方印,清梁清標“蕉林梁氏書畫之印“朱文方印、“觀其大略“白文方印等。此卷著錄在《石渠寶笈》初編。曾經明項元汴、清梁清標、清內府收藏。民國時,溥儀攜至偽滿皇宮。偽滿政權結束后,被國兵售給焦增級,焦氏交原東北博物館(今遼寧省博物館),后上調故宮博物院入藏。
(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