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游似藏開皇蘭亭詩序》,濃墨精拓,手卷裝。錦包首,外簽書“游似藏開皇刻蘭亭詩序“。字中泐損處較多,首行右下角“會“字無,“湍““帶““右“三字損,“流“字微損,“天“字完好。帖石泐損較重,上下邊大部損泐,十三行至末有一斜向上橫裂紋,十九行至二十二行有一豎裂紋,二十三至二十五行有一豎裂紋。
《蘭亭序》的原跡早已亡佚,傳世作品分為墨跡摹本和石刻拓本兩大系統。其中,石刻拓本有所謂開皇本、定武本、潁上本等,又以定武本最為著名。《游似藏開皇蘭亭詩序》,就是宋代婺州地方官刻的一個“定武本“,摹、刻俱佳,樸茂堅卓,神氣俱足,可傳原帖書法形神,為宋拓《蘭亭》中的珍品。
引首有元人趙孟籲、周馳、袁裒、吾丘衍觀款四段;后紙有宋丞相游似行楷書題,尾紙有元人吳文貴觀款一段,清孫承澤、曹溶二人跋。據卷中的題跋、印章,并結合相關文獻,我們可以得知此本的遞藏過程:經南宋游似收藏后,明代為晉王府收藏。清初卞永譽得到此本,孫承澤、曹溶各為之作一跋,著錄于《式古堂書畫匯考》。幾經輾轉,為安岐所得,并著錄于《墨緣匯觀》。之后入藏清宮,著錄于《石渠寶笈續編》。一九二二年,被清遜帝溥儀潛移出宮,后為近人朱翼盫得到。一九五二年,朱翼盫后人將此本無償捐贈國家,經文化部文物局調撥,入藏故宮博物院。
(王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