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一四二七 — 一五〇九),字啟南,號石田,晚號白石翁,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父親、伯父均善畫,他早年承受家學,兼師杜瓊,后博學宋元諸家,自成一格。繪畫上擅長山水、花鳥,尤以山水著稱,有粗、細兩種面貌。開創了明代中期的重要畫派 —“吳派“,與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沈周六十二歲時喪妻,此為葬妻前臨仿米友仁云山圖筆意而作。圖寫云中西山之景,因有喪妻之痛,加之前日大雨,心情極為沉郁,第二日雨止,心情略微豁朗,故有此作。近景處有陂陀林木,湖泊環繞,中景岸渚上有房屋數間,遠山在云霧中時隱時現。該圖以粗筆寫意,筆力迅疾縱逸,墨色濃淡相間,胸中沉郁的情感溢于筆端。
后有沈周自題曰:“怪是浮云塞此圖,雨聲颯欲出模糊。老夫正急西山役,泥滑天陰啼鷓鴣。八日雨作,廿五日擇葬老妻,兒輩在西山筑灰隔。積陰妨事,郁郁無好眠食。客偶持元暉此卷投,余詩發所觸耳。明日雨止,喜復開卷,心目頓豁,因憶元遺山詞語云:樹嫌村近重重掩,云要山深故故低。語中似有此畫,恨不能書以為對題也。卷后有此空,方漫附戲筆,忘乎情勢之外,雖形穢不自覺矣。弘治改元(一四八八)十一月九日,沈周。“故宮現藏圖中“明日雨止,喜復“后撕裂,現據《石渠寶笈續編》補全。
該卷引首有文徵明書“西山雨觀“,畫幅前有徐霖題“元氣淋漓“,尾紙有陳沂、文徵明、湯珍、蔡羽、徐充、文彭、文嘉諸跋。民國時出宮,題跋被撕裂與原卷分開。原卷于一九五三年由國家文物局撥交給故宮,一九五七年文物局通知該畫應作寄存處理,故宮遂以六百元價格購得,當時一同收購的還有沈周《芝田圖》卷、弘旿《渭畝同春圖》卷。二〇〇二年故宮從美籍華人詹氏處購得《西山雨觀圖》卷被撕裂諸跋。
該卷鈐有“盛仲交氏“朱文方印、“子子孫孫永保其用“朱文方印、“修竹館“朱文方印、“嚴氏之印“白文方印、“華竹齋居“朱文方印、“鶴山生“朱文方印、“建業嚴氏“白文方印、“嚴賓之印“白文方印、“嚴氏子寅“朱文方印、“平生真賞“白文方印等鑒藏印記,另鈐有清乾隆、嘉慶、宣統內府鑒藏印。
(王中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