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胡瓌(生卒年不詳),五代后唐畫家,契丹烏素固部落人,居范陽(今河北涿縣)。他擅畫北方游牧民族的騎獵活動。
本幅引首有弘歷書“吉光寒采“四字,畫心弘歷書七律二首。《石渠寶笈續編》養心殿著錄為五代胡瓌畫《番騎圖》卷。該幅無作者款印。人物、鞍馬形象生動,用筆勁健而流利。
現存另一幅傳為胡瓌的《卓歇圖》,研究者一般皆認為此畫的創作年代不會晚于南宋。此圖畫法比《番騎圖》要高古,畫中男子都垂雙辮的裝束,也和《番騎圖》中蒙古人裝飾服用不同。《番騎圖》中女性所戴的姑姑冠,與文獻記載、圖像、現存的實物均類似,此種帽子在元代流行于世。可見,此畫的創作年代當不早于元代。《番騎圖》中人物、鞍馬的圖式和畫法,比較接近于元代劉貫道的《元世祖出獵圖》。
此卷裝潢略采宣和遺式,圖前有宋黃絹一條,寬約五·六厘米,上書“胡瓌番騎圖“五字,仿宋徽宗趙佶瘦金書體,徐邦達認為“筆極弱劣,當為假冒之作“。《宣和畫譜》卷八記:“胡瓌畫番騎圖六“,可能這就是作偽標簽者的文獻依據。徐邦達考訂此圖“應出于元人之手“。
(張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