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唐千里,畫史無傳。據此圖及自題可知,其字程遠,毗陵(今江蘇常州)人。約活動于清康熙、雍正年間。擅畫人物、山水。
本幅自識“雍正壬子夏六月雨窗寫。毗陵唐千里”。鈐“唐”“千里”“程遠”三印。幅上有董邦達、符曾詩題。詩堂上有陸慶元、梁棟、馬燝、周菽等四人詩題。圖繪董邦達在寒舍依窗而坐,手持書卷的情景。董邦達(一六九九 — 一七六九),字孚存,號東山,浙江富陽人。其出身貧家,歷經艱辛,于清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中進士。乾隆二年(一七三七)授翰林院編修。在任此職期間,因其工詩文,擅長書畫,常為御供畫,得與刑部尚書張照等九人一起參與了《石渠寶笈》的纂修工作。此外,他曾兩度充任鄉試考官(一七三八年在陜西、一七五三年在江西),并兩次主持會試武場(一七五四、一七六〇)。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授內閣學士。累官至工部尚書、禮部尚書。其書畫作品大多藏于清內府,已錄入《石渠寶笈》及續編。
在畫法上,用筆精微,人物五官刻畫生動,神態傳神。背景樹石、茅舍、溪流,荒寒而僻靜,描繪真切自然,表現出了董邦達在清貧中發奮讀書之情操。該圖作于雍正十年(一七三二),董邦達時年三十四歲,尚未考中進士。
(文金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