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徳潤(一二九四 — 一三六五),字澤民,號睢陽散人。睢陽人,后居昆山,元代畫家。官至征東儒學提舉。讀書一過輒能記,每以詩文自喜。善書札,書學趙孟頫,遠追王羲之,尤工畫山水人物。《圖繪寶鑒》稱其“畫山水學郭熙”,馮子振《海粟集》稱其“出入李昭道父子之間”。李日華《六研齋二筆》稱朱澤民畫“蒼潤清逸,在子久、叔明之間”。
周伯琦(一二九八 — 一三六九),字伯溫,自號玉雪坡翁,饒州鄱陽人。元至正年間為翰林修撰,官至浙江省左丞書學。博學工文章,而尤以篆、隸、真、草擅名當時。
是卷引首有元代周伯琦篆書“秀野軒”三字。款署“玉雪坡翁書”。鈐:“行中書”朱文正方印,“周伯溫氏”白文長方印。
本幅款署“至正二十四年歲甲辰四月十日,雎陽山人,時年七十有一,朱徳潤畫并記。”鈐:“朱澤民氏”朱文正方印,“眉宇散人”朱文正方印。是幅畫余杭山溪山林木,二人軒中對坐,不遠處有渡橋來訪者。并行書《秀野軒記》,文辭甚美,以“棲霞之樓”“醒心之亭”言明游息之志。以介乎黃公望、王蒙之間的筆意描繪了畫家之友周馳眺覽之所“秀野軒”的景致,筆法蒼潤清逸,從中亦可窺觀元代繪畫的藝術特征。本幅乾隆行書御題詩。
后幅有張監、朱斌、張吉、瞿莊、薛穆、高啟、徐賁、張羽、余堯臣、王行、王彝、徐珪、虞堪、周世衡、徐達左、金覺、董遠、寄翁、惠禎、張均等十九人題跋;并有畫家后人朱吉題識與高士奇題跋。
是幅流傳有緒,《趙氏鐵網珊瑚》、《六研齋三筆》、《佩文齋書畫譜》、《江村銷夏錄》、《式古堂書畫匯考》、《大觀錄》、《墨緣匯觀》等書著錄。據《珊瑚木難》卷一著錄,其后幅詩文題跋有四十四家。現存作品中的題跋、印記與《式古堂書畫匯考》俱同,缺二十余家詩文,應在流傳中佚失。《石渠寶笈》在著錄中對此作了詳解:“今皆脫去(指詩文),細尋之,俱當各段接紙處,蓋裝潢家裁之也。”又《江村銷夏錄》云:“人詩數皆與現存本同,蓋經卞永譽之后,歸高氏前,所裁去耳。”
(田藝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