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一六〇〇 —一七三六),字南樓,號上元弟子、南樓老人,秀水(今浙江嘉興)人。繪畫技法全面,工筆重彩、水墨寫意皆能。表現(xiàn)題材多樣,山水、花鳥、人物畫皆工。其山水仿元人王蒙,以構(gòu)圖繁密取勢;花鳥仿明人陳淳,注重勾染結(jié)合;人物畫仿明人仇英,筆墨工整精致。清秦祖永《桐陰論畫》評價其“用筆用墨深得古人三昧,頗無脂粉之習(xí)”。
本幅款署“閣外長松,三百年物也。暇即圖之。陳氏錢書”。鈐“女史”朱文印、“陳書”白文印。陳書有三十余幅畫作,通過任刑部侍郎的長子錢陳群(一六八六 —一七七四)恭進給乾隆帝,入藏清宮內(nèi)府,其中有二十三幅被《石渠寶笈》諸編著錄。此圖軸外簽有錢陳群題:“臣母陳書長松圖”即是由錢陳群獻入宮中并且被《石渠寶笈三編》著錄的畫作之一。
陳書的山水畫不僅有學(xué)習(xí)繪畫傳統(tǒng)的摹古之作,還有大量的寫生圖。她善于觀察自身的生活環(huán)境,熱衷于表現(xiàn)自然。此圖軸便是陳書根據(jù)室外一株有三百年樹齡的古松,創(chuàng)作的寫生山水畫。全圖用墨不多,獨以石青加淡墨為之,松翠色如玉,清涼可人。在表現(xiàn)手法上近景畫得較實,追求具象的描繪,甚至水榭茅草頂?shù)倪吘墸惨杂袟l不紊的線條一根根繪出。亭榭中的人物雖小如豆許,但他觀書的動態(tài),及面前的書都畫得具體而微。遠景表現(xiàn)得虛、抽象,竹叢以墨點橫排排出,遠山以淡墨皴染,山脈的肌理、質(zhì)感、凹凸變化交代得不很明確,作者借以其虛更襯托出近景的實,展示出的境界既帶有一種脫去塵俗的寧靜超撥,悠閑自在,同時又帶有與觀者近距離的親近感,此屋此山可居可游。景觀與意境的豐富和深幽,令人神往。形式與內(nèi)容的完美結(jié)合,令人贊嘆。乾隆帝分別在甲申(一七六四)、甲辰(一七八四)、庚戌(一七九〇)、癸丑(一七九三)御題詩四首。
(李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