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張宗蒼(一六八六 — 一七五六),字默存,江蘇吳縣人。學畫于“婁東派”黃鼎,初官河工主簿,乾隆十六年南巡獻冊,受特知召入。乾隆十八年“著加恩賞給戶部額外主事”。以老乞歸。《清史稿》稱:“宗蒼山水,氣體深厚,多以皴擦取韻,一洗畫院甜熟之習,被恩遇特厚,所畫著錄石渠者百十有六,多荷御題。”乾隆帝稱贊其畫有士氣,故宮博物院藏張宗蒼《畫弘歷撫琴》軸,乾隆裝扮為文人在深山中撫彈古琴。乾隆曾十三次在張宗蒼《畫山水》軸上御題。在其卒后十三年題:“山房宛在宗蒼畫,筆韻峰姿氣韻投。”卒后三十余年后題:“又對宗蒼畫,相看意與遲。”可見乾隆喜愛之情,由此不難理解干筆渴皴的筆法為乾隆內府山水畫的主流風格。
本幅水墨畫千尺雪。乾隆御題“寒山千尺雪”。款署“乾隆癸酉孟春臣張宗蒼奉勅敬繪”。鈐“張”朱文正方印、“宗蒼”朱文正方印。
后隔水乾隆御題行書并言明圖之所源:“辛未春南巡,覽寒山千尺雪之勝,即景成什,歸而仿其制于熱河,及西苑盤山,各為圖四卷分藏之,宗蒼吳人,因命寫寒山景。癸酉秋駐山莊,展卷如歷舊游,輒書前詩,以識數典。”乾隆在癸酉(一七五三)御筆親制《盤山千尺雪》后,命董邦達、錢維城及張宗蒼分寫西苑、熱河、寒山千尺雪為四卷,合藏其所,《石渠寶笈續編》著錄,貯藏于西苑。本卷非其中所著,為《石渠寶笈三編》所錄之卷,可見張宗蒼多次繪制。
(田藝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