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8日,故宮博物院結合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推出三項特色教育活動,包括志愿者主題導覽、古建賞析體驗和日晷探秘課程。當天,240名大小朋友們相約在故宮博物院,領略文化遺產的魅力。
“講故宮故事,展中華雄姿”主題導覽活動中,3名資深故宮志愿者為預約觀眾介紹故宮博物院發展歷史和古建筑的歷史沿革,同時穿插故宮歷史人物事跡,以生動的言語向公眾分享這座特殊博物館背后的故事。活動當天雖然艷陽高照,但志愿者老師卻毫不懈怠,用激情的講解感染每一位觀眾。大家行走在古建筑之間,體會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復興。
“賞故宮古建,品榫卯精華”為主題的古建課程,旨在普及中國古建筑構造的文化知識,揭示其所蘊含的工匠精神,加深人們的文化遺產保護觀念。活動中,老師為小朋友和家長們實地講解古建知識,帶領大家觀察太和門及周邊古建的榫卯結構,并在課堂上結合古建模型,介紹榫卯結構的精妙之處。小朋友們在老師和助教的耐心指導下,親手體驗榫卯拼接,了解古建結構,探索古建奧秘。
“尋日影蹤跡,探計時奧秘”為第三項主題課程。比如太和殿前的石座上,就矗立著一座漢白玉日晷。隨著一天中太陽位置的變化,晷針的影子也隨之行走在石盤的刻度上,日復一日地記錄著歷史。活動中,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認識日晷的由來、構造及分類,并學習如何通過日晷判斷時間。利用日晷教具,同學們用手電筒模擬太陽照射,感受日晷的計時狀態及原理。最后,大家還親自制作了小型日晷模型,進一步鞏固相關知識,并帶著親手制作的模型在室外進行實地觀察。
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雖已結束,但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工作還在繼續。故宮博物院作為連接公眾與遺產的“文化中樞”,還將通過更多精彩活動,傳播文物知識,傳承古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