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6日,由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文物保護基金會和中國紫禁城學會主辦的第六屆太和論壇在故宮博物院開幕,本屆論壇主題是“文物保護國際交流·合作·共享”。文化和旅游部部長胡和平出席開幕式并講話。希臘文化部部長莉娜·門佐尼、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希臘駐華大使卡爾佩里斯、烏茲別克斯坦文化遺產署第一副署長庫茲耶夫·圖爾蘇納利,國際文物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國際文物保護修復協(xié)會、歐洲標準化組織文化遺產保護技術委員會等國際組織主要負責人,以及來自中國、埃及、法國、希臘、意大利、日本、葡萄牙等國家文博單位、科研院所、標準化機構和高校的200余位學者代表出席開幕式。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副秘書長張華偉、嘉德藝術中心總經理寇勤出席并致辭。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相關司局負責人,以及主辦單位的相關領導出席。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婁瑋主持開幕活動。
開幕式現(xiàn)場
胡和平部長在講話中表示,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是人類文明交流互鑒、命運與共的有力見證。保護好文物,就是保護好我們生生不息的文化根脈、知所從來的精神家園。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堅持保護第一、傳承優(yōu)先,推動文物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愿攜手各方,積極踐行全球文明倡議,加強文物保護利用、考古發(fā)掘、研究闡釋、展覽展示、傳播推介等工作,在雙邊領域和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國際文物保護修復協(xié)會、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lián)盟等框架內,加強對話交流、深化務實合作,辦好“太和論壇”、實施好“太和學者”計劃,為高水平保護人類共同文化遺產、推進文化遺產國際交流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致辭并作主旨發(fā)言
王旭東院長在致辭中表示,太和論壇的舉辦旨在為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提供文化遺產專業(yè)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平臺,為未來的溝通和共建提供可能的途徑。作為故宮這座中華文化寶庫的保護管理機構,故宮博物院愿與中外文化遺產工作者一道,深入踐行全球文明倡議,繼續(xù)加強國際交流,廣泛開展國際合作,積極傳承和弘揚人類文明,主動、有力地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為人類文明發(fā)展進步貢獻力量。
開幕式之后,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希臘文化部部長莉娜·門佐尼、國際文物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主席約翰·羅賓斯,分別圍繞“加強國際合作共享,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加強文化遺產地抵御氣候變化影響的能力:現(xiàn)狀、前景和挑戰(zhàn)”“國際組織在促進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做主旨發(fā)言,回顧總結了近年來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經驗、機遇和挑戰(zhàn),指出了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希臘文化部部長莉娜·門佐尼作主旨發(fā)言
國際文物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主席約翰·羅賓斯作主旨發(fā)言
本屆論壇旨在通過對近年來文物保護領域相關的國際合作項目、學術交流、人才培養(yǎng)、機構建設等方面的經驗進行深入交流,增進對文物保護領域發(fā)展現(xiàn)狀與趨勢的認知,促進在理念、準則、方法、技術、標準等方面的比較研究,推動國際的合作、交流與共享。
論壇于10月16日至17日舉辦。其間,以“文物保護·國際交流”“文物保護·國際合作”“文物保護·國際共享”為分主題,進行5場學術報告,17位國內外嘉賓從機構建設、人才培養(yǎng)、學術成果等角度討論國際組織在促進文物保護發(fā)展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探討雙邊或多邊國際合作項目促進大型文化遺產保護案例,詮釋文物保護國際準則、標準、規(guī)范等的制定對促進全世界文物保護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同時,本屆論壇還以“嘉賓對話”的方式,就“國際組織在促進文物保護發(fā)展中應發(fā)揮的作用”“雙邊或多邊國際合作項目在促進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文物保護標準化發(fā)展趨勢”等話題展開國際的交流對話。論壇期間,國內外參會嘉賓對故宮博物院的文物保護工作及文物保護的最新科技成果進行考察交流。
太和論壇是故宮博物院于2016年首次發(fā)起的一個國際合作交流平臺,首屆太和論壇上故宮博物院同與會的文明古國和有關國際組織共同發(fā)布了旨在促進人類文明保護與發(fā)展的《太和宣言》。論壇致力于研究和探討當今國際環(huán)境下世界文明古國文化遺產在保護方面存在的問題,促進文化遺產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世界古代文明在當今人類社會發(fā)展中發(fā)揮持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