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第四屆青少年文化科技論壇在故宮博物院成功舉辦。該論壇是故宮博物院和科技日報社聯袂打造的品牌活動,旨在全面提升青少年文化與科技融合創新能力,用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命力。
本屆論壇圍繞 “數字中國 文化傳承”主題展開。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科技部黨組成員、科技日報社社長張碧涌,及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國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科學技術部機關服務中心、科學技術部科技人才司、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等文化、科技、教育領域嘉賓出席活動。
與會嘉賓參觀展覽
活動當天,與會嘉賓參觀了“數字中國——青少年文化科技作品展”。展覽集中展示了以故宮博物院為代表的、利用數字技術煥活傳統文化的案例,以及由青少年團隊設計制作的、反映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案例和作品。有的團隊運用數字建模和激光切割技術,為古老的甲骨文制作了現代的雕版印刷模具;有的團隊關注中國人的姓氏,制作出能反應、會“呼吸”的中華百家姓名墻;有的團隊設計了智能交互導覽系統,讓機器人帶領大家參觀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地;有的團隊利用AI藝術和創意輔助工具,將古代詩詞轉化為絢麗圖畫。這些案例和作品突出展現了傳統文化在與數字技術相結合的過程中所迸發出的生命力。
學生代表為觀展嘉賓介紹作品
學生文化科技作品
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為論壇致辭。他表示,故宮博物院十分關注青少年教育,著力通過“數字故宮”“活力故宮”建設,運用數字技術拉近公眾與文物的距離、加深公眾對文化遺產的認知。故宮博物院將在保護和傳承的基礎上,繼續深入挖掘文物的多元文化價值,不斷推動故宮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更多數字文化內容走進公眾生活,以數字科技助力文化基因傳承,助力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
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致辭
科技部黨組成員、科技日報社社長張碧涌在致辭中表示,青少年文化科技論壇是科技日報社和故宮博物院為青少年們搭建的交流創新、傳承文化的舞臺。為文化自信提供科技支撐,讓孩子們在創新創造中傳播中國文化,推動科技與文化的融合發展,是論壇一直以來的目標。四年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這種文化和科技的有益聯動也取得了豐厚的成果,收獲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積極評價。
科技部黨組成員、科技日報社社長張碧涌致辭
在“少年說”環節中,四支學生隊伍分別以“戲曲唱古今 數博傳經典”“共融共生,點亮未來”“讓文物和你說說話”“科學技術賦新生 傳統紡織煥新彩”為題發表演講,從不同角度分享對“數字中國 文化傳承”的理解與認知,講述項目設計與實施過程中的收獲與感悟。
北京市東城區少年宮團隊“戲曲唱古今 數博傳經典”主題演講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望京學校團隊“共融共生,點亮未來”主題演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團隊“讓文物和你說說話”主題演講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團隊“科學技術賦新生 傳統紡織煥新彩”主題演講
本屆論壇還特別推出了AI創意舞臺劇,通過兩位少年與蘇軾Bot的問答,展示了學習和傳播歷史文化的一種新可能,有助于培養當代青少年的歷史文化素養和民族自豪感。
AI創意舞臺劇
活動最后,與會嘉賓為青少年及指導教師頒發第四屆青少年文化科技論壇參展證書。
與會嘉賓為學生及輔導教師頒發參展證書
未來,故宮博物院將繼續通過舉辦多種類型的青少年活動,推動文化與科技融合,在提升青少年創造創新能力的同時,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