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駒(1898—1982年),名家騏,字叢碧,號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項城人。工詩詞書畫,對戲劇也有很深的研究。1918年畢業于袁世凱混成模范團騎兵科,畢業后任武軍全軍營務處提調、陜西督軍公署參議,后任天津鹽業銀行董事、總稽核、經理。抗日戰爭勝利后,歷任華北文法學院教授、故宮博物院專門委員、北平美術分會理事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國家文物局鑒定委員會委員、第一屆北京市政協委員。曾創辦古琴研究會、北京書法研究會,任會長。1957年被錯劃成右派,1962-1966年任吉林省博物館副研究員、副館長。1972年被聘為中央文史館館員。1982年2月26日病逝于北京。張伯駒早年即喜收藏,所藏法書名畫甚眾,多為曠代絕品。他在收藏了隋展子虔《游春圖》卷和唐杜牧《張好好詩》卷后,遂以游春主人、好好先生為號。為了收集這些曠世巨跡,他不惜變賣家產,甚至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將藏品捐獻給國家,大部分入藏故宮博物院。作為一代收藏大家,張伯駒先生于書畫方面也有很高的修養,長于折枝花卉的創作,書法則自具個人的獨特風貌。著有《秋碧詞》、《紅毹紀夢詩注》等書。逝世后,后人整理出版有《洪憲紀事詩三種》、《張伯駒詞集》、《春游瑣談》及《張伯駒、潘素書畫集》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