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天立極——紫禁城的傳統(tǒng)文化之境——“故宮學人講故宮”系列講座第五期第一講
        繼天立極——紫禁城的傳統(tǒng)文化之境——“故宮學人講故宮”系列講座第五期第一講
        繼天立極——紫禁城的傳統(tǒng)文化之境
        ——【故宮學人講故宮】第五期第一講
        時間:2023-09-12



          2023年8月25日上午,故宮博物院研究室主任、研究館員王子林老師作題為“繼天立極:紫禁城的傳統(tǒng)文化之境”的專題講座。王子林,1989年北京大學考古系畢業(yè),同年入故宮博物院工作,從事宮廷文物的保管、陳列與研究工作,現(xiàn)為故宮博物院研究室主任、研究館員。主要研究對象是明清宮廷建筑與宮殿原狀陳設(shè),注重探索其生、成、壯、微的發(fā)展演變和德本財末的仁圣之道。代表著作:《紫禁城原狀與原創(chuàng)》《明清皇宮陳設(shè)》《喚醒沉睡的宮殿:故宮宮廷原狀考察》《抱蜀不言:乾隆七十三年的堅守》《紫禁城建筑之道》《欽安殿原狀》(主編)、《日升月恒:紫禁城的文德光華》。主持展覽:《照見天地心:中國書房的意與象》《祥開萬象:故宮與西藏文物聯(lián)展》以及太上皇宮原狀陳列。


        主講人王子林老師

          該講座為“故宮學人講故宮”系列講座第五期第一講。此次講座由故宮學研究所研究館員張淑嫻老師主持,故宮博物院故宮研究院和一汽集團紅旗品牌主辦,故宮博物院研究室、數(shù)字與信息部承辦。講座在故宮文化資產(chǎn)數(shù)字化應用研究所(數(shù)字所演播廳)舉行,來自院內(nèi)外50余名聽眾現(xiàn)場聽取了講座。

        講座現(xiàn)場

          王老師首先從紫禁城的文武建筑布局切入主題,來展開對紫禁城的傳統(tǒng)文化之境的探索。紫禁城內(nèi)文化、文治方面的建筑、設(shè)施多在東側(cè),兵刑、武備性質(zhì)的宮殿、設(shè)施多在西側(cè)。這種左文右武的格局,可以追溯到洪武時南京都城。朱元璋定都南京,創(chuàng)建紫禁城,于正殿奉天殿東西兩側(cè)建文樓、文華殿和武樓、武英殿。文華殿、武英殿源于天象東壁星與奎星。文武二樓起源于西周朝門外的嘉石和肺石之制。這一制度隨著朝代更迭幾經(jīng)演變,后由元大內(nèi)繼承,于大明殿東建文樓,西建武樓。元大都城布局雖有東文仁西武義特點,但并沒強調(diào)突出這一特性,只是將其看成是鐘樓和鼓樓的形制。

        紫禁城的文武布局

          到明代,大明門位于千步廊南端,是明朝的國門,位于中軸上,迄東為屬文的建筑,如文官辦公衙署吏、戶、禮、兵、工部及鴻臚寺、欽天監(jiān)等機構(gòu),迄西為屬武的建筑,如武官辦公衙署中、左、右、前、后五軍都督府、刑部、太常寺、錦衣衛(wèi)等機構(gòu),東有文德牌樓,西有武功牌樓,“割文武而制異”,形成了顯著的東文西武的都城格局,這是明代以前所未有的都城規(guī)劃。

          東文西武的傳統(tǒng)由來已久,可以上溯到《史記》。左東右西,一文一武的建筑格局,是傳統(tǒng)文武之道、仁義之道和陰陽之道的體現(xiàn)。它昭示宇宙、天地、世界就是這樣組合的,所以城市也是這樣組合的,如此就構(gòu)成了一座城市非凡的氣質(zhì)。文武之道源自堯舜之道,孟子說“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堯舜之道即是仁道,其核心是文德,“文德”一詞出自《尚書·大禹謨》“帝德廣運,乃圣乃神,乃武乃文”“班師振旅。帝乃誕敷文德,舞干羽于兩階”,是說大舜的仁德之風廣泛地傳遍天下,既如圣人又如神明,文經(jīng)天地,武勘禍亂。禹停止征伐三苗,班師而歸,大舜接受了益和禹的建議,開展禮儀教化,推行文德。并在朝堂兩階之間舉行干羽舞蹈,表示偃武修文。《詩經(jīng)·江漢》“矢其文德,洽此四國”,是說宣王推行文德,天下和睦。《論語?季氏》“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修治文德就可以使遠方之人歸服。故文德為仁慈、敦厚、溫和、純正等義。后世將具有文德的君王稱為太平天子。明代將都城北京城和宮城紫禁城按文武布局,目的是為了“秉文之德,對越在天”,實現(xiàn)天下太平的理想。

        大舜誕敷文德圖(采自明仇英《帝王道統(tǒng)萬年圖》)

          清順治二年將文昭閣(文樓)改稱體仁閣,武成閣(武樓)改稱弘義閣,將文用仁代替,武用義代替。清代雖易名,實質(zhì)上仍繼承了道統(tǒng)譜系中的核心價值觀。堯舜之道成為歷代為政之道學習和繼承的法寶。為政以德是確立王朝是否正統(tǒng)的關(guān)鍵。弘義,出自東漢班昭《女誡》:“夫婦之道,參配陰陽,通達神明,信天地之弘義,人倫之大節(jié)也。”弘義即大義,指要遵守社會倫理道德。體仁,出自《周易》“君子體仁足以長人”,作為君子首先要效法天德,體現(xiàn)為仁德,才能夠去教化他人。《易?系辭下》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大戴禮?武王踐祚》記武王踐祚時,曾問士大夫,有沒有藏之簡便,行之有效,讓子子孫孫永遠遵守的治國之策呢?師傅呂尚說:“且臣聞之,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清代改稱體仁、弘義,目的是為了強調(diào)守天下曰仁。

          體仁閣位于東方,屬陽,弘義閣位于西方,屬陰。東為陽,西為陰,整個紫禁城和北京城被分成了陰陽兩半,這就是一陰一陽之謂道思想的體現(xiàn)。這個道也就是天生萬物之道,因為原始為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即是無窮無盡,故天地有大德曰生。能夠繼續(xù)生成下去,而不熄滅,這就是善,并能由此成就萬物,這就是性。一陰一陽之謂道是講生的,“天地有大德曰生”,生是天的本性。所謂“生生之謂易”,《周易》的核心思想是“生”,這也是大自然的法則。

        太和殿與體仁、弘義二閣

          天地原本無心,所謂“天地以萬物為芻狗”,北宋張載提出“為天地立心”,后來儒家賦予天地以仁心,并把它絕對化。朱熹把仁看成是上天生成萬物的那顆心即仁心,上天再將仁心賦予人與萬物,人與萬物得此心為心,這就是上天之德的表現(xiàn)。天地之心只想著生物,大德曰生,因萬物為其所生,故而稟賦此心。人因先天稟賦天的本性,故而具有仁心。所以陰陽之道便是生生不息之道,這就是天道。人的本心即天心,天心即仁心,仁心即道心,也就是說人的本性是善的,是充滿生氣的,有了此心,就可以贊助天地,發(fā)育萬物。這個終極的命題在儒家這里得到了圓滿的解決。一陰一陽之謂道,是講生的,生即仁,仁心為天心,人通過修養(yǎng)回歸仁心即天心時,就是贊助天地,發(fā)育萬物,形成一個閉合的循環(huán)。

          從文武之道到仁義之道,再到陰陽之道,使紫禁城的文武建筑布局上升到了認識本體論的高度即天的本性上。天的本性是主生的,故而才產(chǎn)生了萬物,有了生命。紫禁城的文武建筑正體現(xiàn)了這一本質(zhì),被注入了上天之德,成為紫禁城的精神靈魂。這個精神靈魂,就是道統(tǒng)的核心。

          要將一種文化定為千年不變之文化,而且要代代相傳,儒家創(chuàng)造了道統(tǒng),并把道統(tǒng)建立者和傳承者祖先化和圣人化,以喚起后人的責任與擔當。同時最重要的是道統(tǒng)核心精神的確立,把道統(tǒng)轉(zhuǎn)化為傳心,使道心成為一身之主,堅守道統(tǒng)成為自覺行為。

          道統(tǒng)最早由朱熹提出,道統(tǒng)源于《尚書》所記,堯傳與舜“允執(zhí)厥中”,舜將“允執(zhí)厥中”作了擴充和深化,發(fā)展為十六字。堯傳舜,舜傳禹的核心思想是“允執(zhí)其中,四海窮困,天祿永終”,即永守本心,不然百姓困苦,天命就會終結(jié)。天命的傳承與百姓是否過得好有關(guān),也就是要對百姓施善政即仁政。

          孟子將堯、舜、禹三代君主,包括湯、文王、武王和圣人位列在一起,構(gòu)成一個道的傳承體系,其核心是德即仁。孟子第一次說出了儒家認定的代代相襲的圣人名單,他要接續(xù)之以弘揚仁義。韓愈對孟子的道統(tǒng)作了簡化,確定堯、舜、禹、湯、文王、武王、周公、孔子、孟子是道相傳的關(guān)鍵性人物,然而道傳至孟子時就斷了,故他要承擔起拯救道統(tǒng)的責任。宋代朱熹以“道統(tǒng)”一詞來總攬道的傳續(xù),從此道統(tǒng)為中華文明的起始、繼承和發(fā)展確立了一個淵源之說,稱道統(tǒng)是由子思作《中庸》而明于天下的。指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是道統(tǒng)相承的“十六字心傳”,道統(tǒng)相傳實傳心。

        堯歷象日月星辰(采自明仇英《帝王道統(tǒng)萬年圖》)

          堯舜禹既是中華民族的祖先,又是文化的源頭,所相傳的道統(tǒng),是生生不息之謂仁的精神。中華文明是三位一體:祖先、文化和生命。所謂道統(tǒng),也就是文化的代代傳承。紫禁城文武建筑格局體現(xiàn)了這一堅守。

          當我們站在太和殿的月臺上時,放眼望去,東邊是體仁閣,西邊是弘義閣,凡與文、仁、春有關(guān)的建筑皆位于東方,凡與武、義、秋有關(guān)的建筑皆位于西方。東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春回大地,陽氣升騰,西方是太陽落入的地方,七月流火,陰氣凝聚,形成城市中的一陰一陽,與宇宙、天地、世界的陰陽組合是一致的。大地東西平面與天地上下立面組成一個陰陽交流的空間,萬事萬物因此而皆稟賦此陰陽二氣。陰陽二氣是產(chǎn)生生命的動力和源泉,因而人皆具有仁心,這是文脈代代相傳的根基。

          接下來,王老師以三希堂為例,來談如何養(yǎng)心立極。三希堂由康熙時的溫室改造而成,以楠木雕花隔扇將三希堂隔分成南北兩間小室,北間除靠北墻陳設(shè)了一座寶座外,幾乎是空的,所以它的實際功能是作過道使用,西壁裝飾有《平安春信圖》貼落通景畫,月亮門里畫的陸凱寄贈范曄一枝春梅花詩意圖,通景畫使這個狹小的空間得到了延伸。南間是主間,靠南窗設(shè)高低炕,上設(shè)御坐黃綢五彩繡花座褥,褥前是紫漆嵌螺鈾小桌案,案上設(shè)文房四寶,乾隆御書“三希堂”匾和“懷抱觀古今,深心托豪素”對聯(lián)分別張貼在御坐的上方和兩旁,對面墻壁上張貼著宮廷畫師金廷標創(chuàng)作的《王獻之學書圖》。這間小小的精鑒室收藏有晉代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珣的《伯遠帖》和王獻之的《中秋帖》。

        三希堂南間

          乾隆在《三希堂記》中寫道,雖以“三希”命名,“非盡為藏帖也”,并且提到了對周敦頤所言的看法,認為周子之言不過是勉勵,如果真按照他所說的那樣去做,即讀書人希望成為一個賢人,成為賢人后,又想成為一個圣人,成為圣人后,又想成為一個知天的人。無疑是教人自畫,永遠成不了圣賢,也就不可能成為一個知天的人。知天的正確方法是孟子所說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放空自己,把自己內(nèi)心污濁的東西清理干凈,回歸本性,一旦知道自己的本性是什么,也就知天了,因為人是上天創(chuàng)造的,上天的本性是善,那么人的本性也是善。知道了自己的本性是善,就達到了知天的境界了。保護好自己的善心,以善存心,培養(yǎng)自己的本性,就有資格去侍奉上天了。所以孟子說別管活得長還是短,都持之以恒,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以待天命,這樣就可以安身立命了。

          講座完成后,故宮學研究所研究館員張淑嫻老師對講座進行了總結(jié)和點評:王子林老師在故宮博物院宮廷部原狀組工作了30多年,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jīng)驗,同時他又博覽群書,有著深厚的文化功底,其學術(shù)可以說是盡精微,致廣大。王老師從紫禁城建筑左文右武的布局入手,剖析背后的文明淵源。左文右武的布局體現(xiàn)的是文武之道,陰陽之道,也就是仁義之道。它是一種自然法則,天的本性,也是中華文脈代代相傳的根基。王老師還以三希堂為例,講述乾隆皇帝為自己繼天立極。王老師從建筑布局入手為我們打開了一個了解紫禁城的文化大門。想要全面的解讀紫禁城的建筑,不能只看到壯美的建筑和精湛的建造工藝,更要了解其背后所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形而上者為之道,形而下者為之器。在紫禁城建造的過程中,匠人功不可沒。同樣不能忽視的是,在紫禁城營建規(guī)劃的背后還有一支龐大的通曉中國文化的文人團體在出謀劃策。他們從堯舜禹到孔孟、董仲舒、韓愈一直到程朱理學勾勒出一條清晰的文脈,紫禁城就是中華文脈的表現(xiàn)形式。三朝五門之制,折中而居的理念,左文右武等形式等等都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應用和延續(xù),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核。因此,營造學社的先輩朱啟鈐先生提出要溝通儒匠,只有溝通儒匠才能完整的理解中國的傳統(tǒng)建筑。

        主持人張淑嫻老師

          本次講座以紫禁城的建筑為例,系統(tǒng)的梳理了中國建筑的營建思想及其一脈相承的文化體系,為聽眾帶來了一場既豐富又深奧的文化盛宴。在現(xiàn)場提問環(huán)節(jié),聽眾反映熱烈,就乾隆皇帝對漢文化的接受、古代社會的立法與教化、三希堂的命名方式等問題與王老師進行了深入交流。
        亚洲人成www在线播放|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音先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综合| 亚洲成av人片天堂网| 亚洲av无码片在线播放| 日韩亚洲欧洲在线com91tv| 亚洲国产无套无码av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久久九九亚洲精品|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另类小说| 国产亚洲精品一品区99热|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密柚|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卡|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亚洲综合久久综合激情久久| 亚洲黄色三级视频|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 国产亚洲福利一区二区免费看| 亚洲男人av香蕉爽爽爽爽|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6女人| 久久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站| 亚洲无砖砖区免费| 亚洲欧洲无卡二区视頻| 国产亚洲精品欧洲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免费视频| 亚洲色偷拍另类无码专区| 亚洲AV日韩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手机在线|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无码色欲|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亚洲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