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膳食結構的變化——“故宮學人講故宮”系列講座第六期第四講
        清宮膳食結構的變化——“故宮學人講故宮”系列講座第六期第四講
        清宮膳食結構的變化
        ——“故宮學人講故宮”系列講座第六期第四講
        時間:2024-06-17


        2024年5月31日上午,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滕德永老師作題為“清宮膳食結構的變化”的專題講座。


        主講人滕德永老師


        該講座為“故宮學人講故宮”系列講座第六期第四講。此次講座由故宮博物院宮廷歷史部副主任、研究館員郭福祥老師主持,故宮博物院故宮研究院和一汽集團紅旗品牌主辦,故宮博物院研究室、數字與信息部承辦。講座在故宮文化資產數字化應用研究所(數字所演播廳)舉行,來自院內外60余名聽眾現場聆聽了講座。


        講座現場


        講座伊始,主持人郭老師介紹了滕德永老師的學術背景和研究方向。滕德永老師,歷史學博士,故宮博物院宮廷歷史部研究館員,主要從事宮廷歷史、宮廷文化、宮廷生活的研究,尤其在清代宮廷的內府經濟、內府財政以及宮廷生活、金銀器方面卓有成就,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同時,出版專著《皇帝的銀庫》,主編《清宮圖典·內務卷》,是故宮博物院的一位非常活躍、具有實力的青年學者。


        滕德永老師在講座中首先指出,御膳被認為是山珍海味,這種說法對也不對。一方面,皇帝至高無上,在當時很多事情可以實現。另一方面,皇帝作為一個“人”,具有區域性、民族性,還有個人的生活習慣。生活習慣決定了飲食結構。滿族統治者從東北地區進入中原地區,在這一過程中,飲食結構發生了變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即:皇帝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一些決定,從而影響到清宮膳食結構的變化。


        講座從五個方面探尋了清代宮廷膳食結構的變化:一、康熙皇帝的醬香;二、乾隆皇帝的燕窩與江南菜;三、道光皇帝御膳房中的海鮮;四、慈禧和玉泉酒;五、遜帝溥儀的西餐。


        從1644年清帝定都北京到清朝滅亡,200多年間,在清宮膳食結構變化過程中,有幾位人物起了比較重要的作用:康熙皇帝,對膳食結構的變化影響比較小;乾隆和道光皇帝,影響比較大;遜帝溥儀是在小朝廷時期,其飲食結構也發生了變化;慈禧太后比較特殊,因為慈禧太后在同治、光緒年間掌握了清王朝的最高話語權。她的地位尊崇程度超過了皇帝,所以,她對當時的宮廷膳食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第一部分,康熙皇帝的醬香。清宮用醬的歷史很早,據文獻顯示,女真人已經會制作醬。


        清宮用醬,有一種說法與努爾哈赤有關。據說努爾哈赤起兵之后,常年帶兵四處征戰,在征戰的過程中,因為士兵不能及時補充鹽分,導致戰斗力下降。所以每到一處,努爾哈赤都向當地征集大醬,讓士兵食用,以此補充體力。


        后來,清宮就把用醬作為一項傳統保持延續下來,紀念先祖創業的艱難。其實這種說法是有問題的。用醬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與東北地區的氣候有關。眾所周知,東北地區常年寒冷,植物生長時間相對較短,對食材的保存有很大的影響。在長期的生產生活過程中,當地居民為了保存食材,學會了制作大醬。清代順治皇帝入關,定都北京,同時他把內務府(據檔案文獻顯示,在崇德年間,內務府已經確立)所屬的大量奴仆帶入關內。當時的清宮留用了很多明代宮廷人員,其中就包括御廚,但這并未影響到關外御廚的主體地位。且在此后較長的時期內三旗廚師是清宮御廚的主體,用醬制度得以延續。


        光緒款銀鍍金壽字火鍋


        醬在康熙御膳中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康熙皇帝所吃的菜肴多用較為普通的食材烹制,只不過頗得調色之方。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即把醬用作調料。醬在康熙皇帝的生活中占用分量很重,皇帝出巡時,有內務府下屬因管理不善,弄丟包括大醬在內的食材,受到嚴厲處罰。通過梳理檔案,分析康熙時期用醬情況,發現數量巨大。除直接食用外,宮里有大量的醬用來制作醬菜,且醬菜數量很大。幾乎各種蔬菜都能醬,姜、黃瓜、茄子、冬瓜片等等……康熙皇帝喜歡用醬,但也不排斥南方菜,尤其是南方的各種醬制小菜。


        第二部分,乾隆皇帝的燕窩與江南菜。乾隆時期,裁減宮中用醬的數量,既是財政上的考慮,也是宮中膳食結構變化的結果。


        乾隆時期,宮廷膳食非常重要的變化是江南菜肴在宮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燕窩和江南菜為代表。


        國人食用燕窩的歷史并不長,據文獻記載,元朝有個人叫賈明,具體年代不詳。朱元璋滅元之后,召見賈明,據說賈氏當時將近100歲。賈明把養生心得匯總成書,名為《飲食須知》,進獻給朱元璋,書中就提到了燕窩,述及燕窩性狀。在此之后,燕窩很快在江南地區流行開來。達官貴人把燕窩作為一個重要的食材來招待貴客,并作為禮品饋送親朋。


        明代中后期,燕窩出現在很多小說中,如《金瓶梅》、“三言二拍”等等。這時,燕窩已經為大眾所熟知。當時燕窩還進入到明代宮廷里面。崇禎皇帝就曾吃一些燕窩的混合菜。


        乾隆皇帝南巡圖局部


        雖然燕窩在明代已經很流行,但至清代,滿族統治者是北方民族,對燕窩的接受有比較漫長的過程。目前史料記載,雍正時期,宮里已經有燕窩,是由蘇祿國(在今東南亞地區)進獻而來,進獻物品中有燕窩四匣。目前,尚不能確定當時是否已經食用燕窩。現在可確定的是,乾隆時期,宮廷里開始大量使用燕窩,并且時間較早。乾隆初期,已經在膳單中出現燕窩。清末民初的《清稗類鈔》里也提到乾隆初年地方進獻燕窩。


        燕窩進入宮廷之后很快就受到乾隆皇帝的喜愛,表現在幾個方面:一、從乾隆皇帝的膳單中可以看到,燕窩的使用頻率很高。從初期到后期,不斷增多。二、燕窩菜的地位比較高,基本在乾隆皇帝膳單的前列。三、燕窩菜的文化氣息越來越濃。四、作為名貴的食材,燕窩的烹飪方式多樣化。五、燕窩菜品的配料非常豐富。清宮里的食材,幾乎全部能跟燕窩搭配。


        一般認為,乾隆皇帝喜歡江南菜與江南廚師張東官有關。乾隆三十年南巡時,普福接待,派張東官等負責專門給乾隆皇帝制作膳食,并在南巡過程中隨行了很長時間。此后,乾隆皇帝很是喜歡江南菜,成為當時公開的秘密。檔案中可以看到,地方官大量且定期給乾隆皇帝進獻小菜。宮中經常有江南的廚師服役。在張東官年老歸家之后,乾隆皇帝令江南織造來挑選手藝精熟、身體強健的蘇州廚師來應差。在乾隆末年,江南廚師缺出,內務府命三旗廚師跟隨宮中的江南廚師學習作為替補,以致宮中民間廚師越來越少。


        第三部分,道光皇帝御膳房中的海鮮。通過膳單,可見道光以前皇帝的膳食以肉為主,海鮮很少。這并非他們沒接觸過海鮮,也不是他們不了解海鮮。乾隆皇帝甚至康熙帝、雍正帝對海鮮并不陌生。乾隆時期的案件中曾明確提到海參。乾隆時期的貢院考試,官方準備的食材里就有海參。通過這兩則材料,可知乾隆皇帝是了解海鮮的。康熙時期,聶璜繪《海錯圖》。海錯是古人對海產品的統稱。聶璜利用30多年時間,行遍沿海地區,來繪這些圖。圖上很多海中生物已經得到證實,現今依然存在,只有極少數屬于傳說中的物品。


        海錯圖


        乾隆繼位后,讓內務府將其重新裝裱,進呈御覽。乾隆皇帝將該書放置重華宮,且經常翻閱。書中鈐蓋很多印章,如“乾隆御覽之寶”、“重華宮鑒藏璽”等,后來還收錄到《石渠寶笈續編》。該書圖文并茂,不僅描述海產品的樣貌特征,還詳細說明烹飪方法,并對美味加以描述。對不同水域的同類產品會有比較,例如海參,該書比較了遼參和日本參,還有其他地方產的海參,包括烹制方法,以及味道有何不同等。


        不僅如此,清代皇帝還較早地接觸到海鮮。海鮮與燕窩最大的不同在于燕窩是外來物品,食用時間比較晚。海鮮是自產,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食用海鮮的記錄。明清時期,對海鮮的食用在京城中很盛行。《大清會典》等典籍檔案中記錄了很多宮廷食用海鮮的記錄。比較直接的證據,即清代皇帝先后十次東巡,朝鮮進獻貢品里有海鮮。至于清宮如何處置,未見記載。這種狀態一直延續到道光時期。道光皇帝到盛京之后,對朝鮮方面進貢的大量海鮮全部有具體指示,足以說明,他們當時確確實實在食用海鮮。


        御制盛京賦


        慈禧皇太后的宮中用品每個月都有固定海參、魚翅。晚清時期,一些很重要的宴會也會用到海鮮。大婚圖里邊的宴會的場景其中有些菜要用到這個海參和魚翅。海參和魚翅等海鮮在宮中的流行,導致道光皇帝大量裁減東北進獻的食材數量。


        光緒大婚圖中的筵宴


        第四部分,慈禧和玉泉酒。玉泉酒是宮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酒類,經常出現在宴會中。玉泉酒與大醬有相同的地方。在乾隆之前,宮中玉泉酒的用量特別大。乾隆三十年以前,宮中玉泉酒的用量大概在一萬斤左右。其中很多用在祭祀供奉等方面。中期以后,進行幾次裁減。到了乾隆末年,清宮每年玉泉酒的用量不到一千斤。嘉慶、道光時期,基本上也是這個用量。清晚期,慈禧太后玉泉酒的用量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幾至一萬斤。受其影響,不僅慈禧太后的膳房中有大量玉泉酒,在其他后妃膳房中,亦用到很多玉泉酒。這充分說明此時的玉泉酒與膳食相關。玉泉酒作為食材進入御膳房。


        金鏨花云龍紋執壺、金盅


        第五部分,遜帝溥儀的西餐。小朝廷時期,外洋物品大量輸入。民國八年以后,溥儀的英文老師莊士敦來到宮中,在其影響下,溥儀對西方的事物產生濃厚興趣,大量購入一些西方物品。此時,西餐進入皇宮。


        其實,晚清時期西餐從沿海逐步傳入內地,京城里的皇族已經接觸到西餐。醇親王載灃即經常食用西餐。不過,西餐進入紫禁城的時間比較晚。溥儀對西餐產生興趣后,為滿足需要,裁減了宮中中式廚師的數量,設立西餐廳,大量購買西方餐具,冰淇淋桶、銀餐刀餐叉、咖啡壺、銀盤銀碗等等。溥儀16歲生日,宮中西餐廳為其準備了奶油蛋糕和果子醬面包,以及法國白酒,還有啤酒等食物。溥儀大婚時,用香檳酒來招待眾多嘉賓。故宮博物院收藏有溥儀當時飲酒用的紅酒起子和啤酒起子。


        14K金鑄花叉


        滕老師進行總結:宮中膳食從最初的北方菜為主,大醬在宮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到引入南方菜,再引入海鮮,進而在烹飪方面不斷加強,增加玉泉酒的使用,說明清宮膳食在不斷豐富發展,反映的是清宮膳食結構的不斷變化。從滿族為主的醬式菜到融合明代的北京菜,再到引入南方的菜肴,反映的是滿漢民族的不斷融合,不斷交流。清宮膳食結構的變化是宮中與外界聯系不斷加強的結果,更是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內不同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結果。


        最后,故宮博物院宮廷歷史部副主任、研究館員郭福祥老師進行了總結:宮廷飲食是非常難做的一個項目,查找材料非常艱難。滕老師將清代宮廷的飲食結構研究得十分詳盡。清宮飲食實際上是不斷疊加、不斷豐富的過程,滕老師的講座把對清宮飲食結構產生重要變化的幾位皇帝、后妃、太后也做了精彩的剖析,使人獲益匪淺。


        主持人郭福祥老師


        講座結束后,聽眾就醬的價格信息是否有明確記載、清宮后宮妃嬪們在宮中的膳食菜品材料是否豐富以及查閱膳單的便捷方式等問題與滕老師進行了熱烈的交流。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观看不加载|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影视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亚洲午夜精品第一区二区8050| 亚洲成年人啊啊aa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 | 亚洲成年人免费网站| 亚洲美女大bbbbbbbbb| 91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 亚洲自偷精品视频自拍|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电影青青在线播放| 亚洲av日韩av综合| 亚洲女子高潮不断爆白浆| 豆国产96在线|亚洲|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伊人中字综合精品| 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香蕉视频亚洲一级| 国产亚洲?V无码?V男人的天堂|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永久| 国产精品亚洲av色欲三区|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91在线|亚洲| 亚洲国产成人乱码精品女人久久久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