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至19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聯合指導,故宮博物院主辦,中國-希臘文物保護技術聯合實驗室、書畫保護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古陶瓷保護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承辦的“中歐文化遺產保護科技論壇——2022博物館藏品保護研討會”成功舉行。
研討會海報
文化遺產是全人類文明的瑰寶,承載著歷史的發展脈絡,彰顯著文明的無限魅力,本次研討會主題為“守護與創新——多領域合作創新支撐下的博物館藏品保護與研究實踐”。旨在促進中歐各國文物保護專家學者交流對話,增進理念共識,激發創新活力,為保護和傳承文明之美打造交流互鑒與合作創新平臺。
研討會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幕式邀請到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王旭東院長,科學技術部國際合作司戴鋼司長(視頻)、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李蔚一級巡視員、國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羅靜司長、希臘電子結構與激光研究所斯皮羅斯所長(線上)出席并致辭,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中國-希臘文物保護技術聯合實驗室主任趙國英主持開幕式。
趙國英副院長主持
王旭東院長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故宮博物院一直是文化與科技交流、交融之地。近年來,故宮博物院在國際人才的培養、多學科協同創新平臺的搭建、學術論壇的舉辦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故宮博物院肩負著真實完整地保護并負責任地傳承弘揚故宮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使命,實現將故宮博物院建成國際一流的博物館、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典范、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引領者、文明交流互鑒的中華文化“會客廳”的“四大愿景”,需要包括國際同行在內的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參與。希望未來在科學技術部、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國家文物局的指導下,故宮博物院能夠保持并更加深入與世界各國的合作交流,使中國優秀的文化遺產得以傳承與保護,并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貢獻力量。
王旭東院長致辭
與會的各位領導對故宮博物院為新時期推進文物保護國際學術交流、科研合作、人才培養和機構建設作出的積極貢獻給予了高度肯定,并希望本次研討會成為一次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開放交流的寶貴實踐,中歐雙方能夠進一步拓展文物科技協同創新的寬度與深度,圍繞早期人類文明比較研究、氣候變化與文化遺產保護、文化遺產風險管理、高新技術在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應用、文物保護標準化等大家共同關心的話題,推動設立國際科技合作計劃,搭建平臺、創新機制、共享資源、合作研究,為保護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作出新的貢獻。
科學技術部戴鋼司長視頻致辭
文化和旅游部李蔚一級巡視員致辭
國家文物局羅靜司長致辭
希臘斯皮羅斯所長致辭
在為期兩天的研討會上,來自英國、意大利、法國、荷蘭、瑞士、希臘和中國的18位專家學者,圍繞紡織品、紙張、壁畫、顏料、金屬、陶瓷文物保護與科學分析新方法、新技術與新材料研究及多領域合作的博物館藏品保護修復實踐、文物保護國際合作與標準化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與交流。本次研討會共吸引了海內外千余名觀眾線上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