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太和殿匾聯復原歸位
故宮太和殿匾聯復原歸位
2002-09-19
故宮太和殿曾是明清兩代皇帝統治的中心,俗稱“金鑾殿”。明清時期,凡重大慶典都在這里舉行。太和殿的寶座位于北京城中軸線的中點上,象征皇帝天下一人的至高無上地位。寶座上方(正中)、兩側金柱上曾分別懸掛有乾隆皇帝親筆書寫的匾、聯。1911年清朝滅亡之后,竊國大盜袁世凱由民國大總統改稱“中華帝國洪憲皇帝”,曾想在太和殿“登基”,將太和殿匾、聯撤掉,寶座移往它處。
恢復太和殿的歷史原貌,將太和殿寶座、匾聯歸位,是幾代故宮人的心愿。可喜的是,太和殿九龍金漆寶座經多人回憶、查找,已于多年前失而復得。匾、聯卻始終沒有發現。近年來,故宮宮廷原狀陳列受到國家和社會高度重視,復制太和殿匾聯的工作一經提出,立刻得到院領導的支持。在院里的統籌下,宮廷部、古建部、文保科技部、工程管理處等部門分工協作,共同研究,依照清宮所存《清朝皇室寫真》中1900年太和殿舊照片,歷時一年,復制“建極綏猷”匾(2.8m×6.8m)及“帝命式于九圍茲惟艱哉奈何弗敬;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遹求厥寧”聯一對(7.5m×1m),并于2002年9月18日“回歸”到當年的位置上。匾聯的復原,使太和殿增加了深厚的文化氛圍,更加突出了雄偉莊嚴的肅穆氣勢,觀眾從此可以更完整地欣賞到太和殿的原貌。
這是我院展覽工作以宮廷原狀陳列為主,以重點臨時展覽為輔及“古建維修與室內原狀相結合”的思路的具體體現,也是恢復故宮“康乾盛世”風貌規劃中的一環,以復制品替代部分原物或已遺失物以展出,既具實驗性,也富開創性。
恢復太和殿的歷史原貌,將太和殿寶座、匾聯歸位,是幾代故宮人的心愿。可喜的是,太和殿九龍金漆寶座經多人回憶、查找,已于多年前失而復得。匾、聯卻始終沒有發現。近年來,故宮宮廷原狀陳列受到國家和社會高度重視,復制太和殿匾聯的工作一經提出,立刻得到院領導的支持。在院里的統籌下,宮廷部、古建部、文保科技部、工程管理處等部門分工協作,共同研究,依照清宮所存《清朝皇室寫真》中1900年太和殿舊照片,歷時一年,復制“建極綏猷”匾(2.8m×6.8m)及“帝命式于九圍茲惟艱哉奈何弗敬;天心佑夫一德永言保之遹求厥寧”聯一對(7.5m×1m),并于2002年9月18日“回歸”到當年的位置上。匾聯的復原,使太和殿增加了深厚的文化氛圍,更加突出了雄偉莊嚴的肅穆氣勢,觀眾從此可以更完整地欣賞到太和殿的原貌。
這是我院展覽工作以宮廷原狀陳列為主,以重點臨時展覽為輔及“古建維修與室內原狀相結合”的思路的具體體現,也是恢復故宮“康乾盛世”風貌規劃中的一環,以復制品替代部分原物或已遺失物以展出,既具實驗性,也富開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