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珍玩——故宮藏鼻煙壺展”在永壽宮西配殿開幕
“掌中珍玩——故宮藏鼻煙壺展”在永壽宮西配殿開幕
2005-08-04
“掌中珍玩——故宮藏鼻煙壺展”于2005年8月4日在故宮內西路的永壽宮西配殿開幕。
鼻煙壺是用來盛裝鼻煙的容器,它不僅材質選取廣泛,更匯集了書法、繪畫、雕刻、鑲嵌等多種藝術表現手法,體現了清代工藝美術繁榮發展的狀況。鼻煙壺自清代康熙朝(1662—1722年)問世以來,深受帝王的珍愛和推崇,從而使鼻煙壺的鑒賞和收藏成為時尚。尤其是清宮造辦處制作的鼻煙壺,品種豐富,工藝精美,傳承有緒,更是人們收藏和研究的重點。
故宮博物院珍藏各類鼻煙壺二千余件,其中絕大多數是清宮造辦處制造的,即“官造”鼻煙壺;另有少數民間制造的鼻煙壺是當時各地進貢或1949年后故宮博物院收購的。此次從中精選出119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按不同類別分六個單元進行展示,分別為玻璃鼻煙壺、琺瑯鼻煙壺、瓷鼻煙壺、玉鼻煙壺、有機類鼻煙壺、內畫鼻煙壺。其中前四個單元的展品均為“官造”,精品薈萃,最能體現高超的工藝水平。第五單元包含了竹、牙、匏、漆等各種有機材質制作的鼻煙壺,“官造”、“民造”兼有,特色鮮明,珍貴稀有。第六單元展出的是清晚期在民間興起的內畫煙壺,選取了馬少宣、周樂元、葉仲三、畢榮九、湯子川、閆玉田、孟子受等七位名家的作品進行展示。展覽的每個單元都附有言簡意賅的介紹,希望觀眾在欣賞文物的同時又能了解相關知識。
展覽預計于今年年底結束。
鼻煙壺是用來盛裝鼻煙的容器,它不僅材質選取廣泛,更匯集了書法、繪畫、雕刻、鑲嵌等多種藝術表現手法,體現了清代工藝美術繁榮發展的狀況。鼻煙壺自清代康熙朝(1662—1722年)問世以來,深受帝王的珍愛和推崇,從而使鼻煙壺的鑒賞和收藏成為時尚。尤其是清宮造辦處制作的鼻煙壺,品種豐富,工藝精美,傳承有緒,更是人們收藏和研究的重點。
故宮博物院珍藏各類鼻煙壺二千余件,其中絕大多數是清宮造辦處制造的,即“官造”鼻煙壺;另有少數民間制造的鼻煙壺是當時各地進貢或1949年后故宮博物院收購的。此次從中精選出119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按不同類別分六個單元進行展示,分別為玻璃鼻煙壺、琺瑯鼻煙壺、瓷鼻煙壺、玉鼻煙壺、有機類鼻煙壺、內畫鼻煙壺。其中前四個單元的展品均為“官造”,精品薈萃,最能體現高超的工藝水平。第五單元包含了竹、牙、匏、漆等各種有機材質制作的鼻煙壺,“官造”、“民造”兼有,特色鮮明,珍貴稀有。第六單元展出的是清晚期在民間興起的內畫煙壺,選取了馬少宣、周樂元、葉仲三、畢榮九、湯子川、閆玉田、孟子受等七位名家的作品進行展示。展覽的每個單元都附有言簡意賅的介紹,希望觀眾在欣賞文物的同時又能了解相關知識。
展覽預計于今年年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