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故宮博物院不斷探索文化創意的創新方式,拉近博物館與公眾的距離,讓人們不論在紫禁城內,還是紫禁城外,都能感受故宮文化的多元魅力。而“中華老字號”,則以其歷史悠久、世代傳承、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深受人們信賴的中國品牌力量?!爸腥A老字號故宮過大年展”的舉辦,將二者很好地結合,有利于發揮博物館在文化資源方面的優勢,以及老字號企業在“衣食住行”等各個經營領域的研發銷售經驗,促進博物館文化創意事業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進一步實現“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活起來”的國家文化事業發展愿景。
“中華老字號故宮過大年展”的舉辦,更是為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護和傳承老字號的重要指示和精神,弘揚中華老字號的優秀商業文化,將故宮博物院和中華老字號企業雙方共有的厚重的文化底蘊、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相結合,并配合故宮博物院“賀歲迎祥——紫禁城里過大年”展的整體布局,為在春節期間來故宮博物院參觀的觀眾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觀眾將在本次展覽期間,觀賞到富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匠心產品和獨特技藝,品嘗到別具風味的傳統小吃和特色美食,了解到歷史底蘊相通的民間老字號與宮廷文化的悠久淵源。阿膠、老酒、綢緞、名茶、漆器、琺瑯、徽筆、歙硯……這些老字號產品的到來,為紫禁城即將到來的600年華誕增光添彩,還讓觀眾們在故宮博物院全方位體會到濃濃的新春氣息。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寄托著廣大民眾“回家過年”的美好期盼。故宮博物院“賀歲迎祥——紫禁城里過大年”展覽1月8日開始,在午門-雁翅樓展廳開放接待觀眾,20天來每天有超過2萬名觀眾前來參觀。這是故宮博物院過大年系列展陳活動的核心部分,是全體故宮人歷時一年傾力推出的一次年度大展,在展場面積、展品數量、展示手段等方面創造了多項故宮博物院歷史之最。展覽以“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親睦族、勤政親賢、游藝行樂、歡天喜地”六大主題,全面展現清代宮廷過年習俗。
在午門-雁翅樓展廳,“祈福迎祥”單元展示了宮廷過年張貼的福字、春聯、春條、門神,還可以看到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五代皇帝書寫的福字?!凹雷嫘行ⅰ眴卧憩F通過祭祀活動,追思祖德,弘揚孝道?!岸赜H睦族”單元展示了元旦這天皇帝與宗親、后妃分別宴飲的場景?!扒谡H賢”單元還原了明窗開筆的場景,觀眾還可以看到古代最高規格的皇家交響樂團——中和韶樂?!坝嗡囆袠贰眴卧故玖诉^年期間的娛樂活動,例如八旗健兒在冰面表演各種“花樣滑冰”和雜技,看戲也是過年時主要的娛樂活動之一。
在室外展場,乾清宮前丹陛上下樹立起壯麗的天燈和萬壽燈,成為廣受矚目的景觀。舊時民間過年有掛燈籠的習俗,皇家也不例外。新年前后,在高處懸掛徹夜通明的燈盞,稱為“天燈”。萬壽燈則裝飾華麗繁復,懸掛有“歌舞升平”、“吉慶祥瑞”涵義的燈聯,體現美好寓意。立天燈、萬壽燈是清代早中期過年最盛大的活動之一,從立到撤,前前后后要使用八千多人力。但是自道光二十年下諭停止豎立,至今已有180年。此次復原工作遭遇了極大困難,幾度陷入僵局。通過研究人員的不懈努力,成功將它們復原,樹立在乾清宮臺基上下,讓康乾盛世的過年景象重新出現在今天。
在乾清宮東廡,“宮里過大年”數字沉浸體驗展,圍繞紫禁城豐厚的年節文化,以數字技術、虛擬影像、動作捕捉等科技手段進行創新形式落地,輔以互動體驗區及文化創意產品矩陣,讓觀眾沉浸其中,獲得“過大年”的全息視境創新體驗。
文化創意研發方面,以節慶為主題,研發“過大年”相關文化創意產品百余種。分為福祿壽系列、門神系列、歲朝系列、嬰戲系列、冰嬉系列、賞梅迎春系列、喜福連綿系列及金甌永固系列等。提取故宮經典年節文化元素,突出故宮豐富的年節文化及藝術價值的高度和美感,并注入情感內涵,使文化創意產品成為帶有溫度、傳遞故宮展覽風貌的媒介。
除此之外,故宮的開放區域全部按照清宮舊俗復原的年節裝飾,—道道宮門張貼著年畫和春聯,長長的廊廡懸掛著各色宮燈……觀眾只要走進紫禁城,就能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兒。
“賀歲迎祥——紫禁城里過大年”開展以來,在社會上引發公眾的觀展熱潮,故宮博物院參觀人數,同比增長超過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