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房山石經精神,展示房山歷史文化的獨特優勢,提升云居寺的文化影響力,2019年9月9日,“中華文化奇跡——北京房山云居寺歷史文化展”走進故宮博物院,在太和門東側崇樓開幕。
展覽以云居寺千年刻經史為主線,通過“刻經緣起”“千年偉業”“寶塔金經”“護經傳寶”四個部分展開,以珍貴文物、圖文實景、VR演示和攝影作品等多種形式,再現了云居寺跨越千年的深厚歷史、最具代表性文物的文化內涵以及文物保護工作背后的故事。
此次展覽從黨和政府對房山歷史文化發展的關心與投入,再到社會各界人士對云居寺景區建設的大力支持和無私付出,全方位、多角度呈現了云居寺這座蘊藏文化、文明、歷史的千年古剎,生動地展示了千年刻經傳奇以及稀有而珍貴的石經寶庫。在豐富的展覽內容中,帶領觀眾了解千年刻經歷史長河中一個個珍寶般的故事,讓觀眾充分領略到綿延千載的房山石經文化和云居寺深厚的歷史底蘊。
展覽文化內涵深厚,內容豐富多彩,現場三大亮點值得觀眾期待。
一是“三絕”首次亮相紫禁城。云居寺珍藏著石經、紙經、木經號稱“三絕”。為了讓珍貴的文物“活”起來,房山石經原石首次走出云居寺,與明代紙經、清代龍藏木經板等珍貴文物共同在故宮博物院展出。在房山石經的展示中還特別加入了鏡面元素,利用反射原理將石經展示加以延伸,再現“石經長城”的震撼效果,以此體現房山石經其歷史之久遠,工程之浩大,刊刻之宏偉,讓觀眾可以近距離鑒賞,親身感受到云居寺珍藏的國寶級文物所蘊藏的史料、書法、藝術和教育等多重文化價值。
二是推出“云居禮物”文創產品。展覽現場首次展出了十余種“云居禮物”系列優秀文創作品。這些作品將中國傳統文化之中的多重工藝美術元素注入創新概念,并運用到定制禮品之中,不僅包含了云居寺珍貴文物的文化元素,也兼具了功能性,最終形成了云之禮、雨之禮兩大主題的十余種文創產品設計。包括茶禮、香囊、服裝、手機配飾等,讓人耳目一新。力求讓文物活起來,讓文創融入生活,實現把“文化帶回家”。
三是體驗雷音洞“穿越”之旅。石經山有 9 個藏經洞,其中雷音洞為開放式,四壁鑲嵌經板大都是云居寺開山祖師靜琬早期主持刊刻。此次展覽在傳統圖文、文物展示的基礎上,采用實景體驗的方式,將雷音洞按照比例還原在展廳中。此外,現場觀眾還可以參與龍藏木經板印刷活動,親身體驗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印刷工藝。
房山素有“人之源”“城之源”的美譽,擁有世界文化遺產周口店遺址、琉璃河西周燕都遺址、“石經長城”云居寺等一批重要歷史文化遺產,300多處各級各類文化遺存構成了房山“不斷代的歷史畫卷”。云居寺珍藏著石經、紙經、木版經、佛祖舍利、唐遼塔群及眾多文物古跡,其中尤以14278塊石刻佛教大藏經著稱于世,云居寺、石經山藏經洞、唐遼塔群構成了我國佛教文化特色一大寶庫,被譽為“佛教圣地,石經長城”。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還是云居寺遼金石經回藏20周年,為延續房山歷史文脈,實現讓文物“活起來”的目的,故宮博物院、北京市文物局與房山區政府聯合推出“中華文化奇跡—北京房山云居寺歷史文化展”。此次展覽不僅是對房山優秀歷史文化的一次多角度推介,更為社會大眾和文化學者深入了解云居寺千年刻經史發展的全貌以及研究房山石經的多樣性提供了公共交流平臺。今后云居寺文物管理處將充分利用這一平臺,利用“房山石經”這一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增進博物館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加強館藏文物開發與資源價值的挖掘,使更多的觀眾感受“堅韌不拔、鍥而不舍、一絲不茍、默默奉獻”的房山石經精神,讓房山古老的歷史文化資源煥發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