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29日,寧壽宮花園開放暨“天工匠心——寧壽宮花園的歷史與守護”展覽開幕式在故宮博物院舉行。來自中國、美國、法國等國家的百余位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專家學者齊聚紫禁城,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美國駐華大使館臨時代辦梅儒瑞,故宮博物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都海江,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館長、黨委書記馮乃恩,國家文物局文物古跡司副司長張磊,世界建筑文物保護基金會總裁本尼迪克特·德·蒙特勞爾,理事會主席洛娜·古德曼,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晉宏逵,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程曉喜,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姚項軍等出席開幕式。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婁瑋主持開幕活動。

寧壽宮花園又稱“乾隆花園”,位于紫禁城寧壽宮區(今故宮博物院珍寶館)西北隅,是乾隆皇帝為晚年生活構建的理想居所。花園面積雖小,卻獨具匠心,自南向北分為四進院落,共有27座風格各異的建筑,融匯南北園林藝術精華,兼具文人雅趣與皇家氣度,在中國乃至世界古典園林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故宮博物院與世界建筑文物保護基金會從2000 年開始,攜手推進寧壽宮花園的保護與修復工作,使其逐漸發展成為中美兩國在文化遺產保護、價值闡釋及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文化交流與合作的典范。
時逢故宮博物院百年華誕,寧壽宮花園第一、二進院落將于2025年9月30日起面對觀眾開放。同時,“天工匠心——寧壽宮花園的歷史與守護”主題展覽將在花園遂初堂及東西配殿展出,為觀眾系統性地呈現寧壽宮花園的歷史文化價值與保護修復成果。


本次開放的區域內,觀眾可欣賞到多處頗具特色的建筑,如典出蘭亭雅集的禊賞亭,以古楸為名的古華軒,聳立山頂的承露臺,寓意深遠的遂初堂等。經過精心的保護和修復,這些建筑重新煥發出了新的生機。游歷其間,穿行于疊山理水、古木蔥蘢之中,觀眾將切身感受中國古典園林“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審美意境,領略18世紀中國建筑、園林、工藝美術的卓越成就。

位于寧壽宮花園遂初堂及東西配殿內的“天工匠心——寧壽宮花園的歷史與守護”展覽,包括“倦勤隱趣:乾隆花園的設計與營建”“故苑新生:乾隆花園的保護與修復”兩個單元。“倦勤隱趣”單元通過動畫長卷、營建檔案等不同形式的展具,生動呈現寧壽宮花園從構思到落成的歷史脈絡。“故苑新生”單元則借助實物和影片,為觀眾展示寧壽宮花園內卓絕的工藝,修復它們所使用的技術、方法、不為人知的故事和最終令人驚嘆的成果。
兩個單元之外,展覽特別在遂初堂中陳列了按原工藝、用材料復制的寧壽宮花園整體燙樣。燙樣生動再現了園林格局與建筑細節,為觀眾解讀寧壽宮花園提供直觀的空間認知。

配合展覽出版的《寧壽之緣:乾隆花園的緣起、闡釋與保護》一書,更以豐富圖文深入解讀花園的歷史沿革與保護歷程,為公眾理解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提供學術支持。
經過二十五年的精心保護與深入研究,寧壽宮花園已成為連接歷史與當代、中國與世界的重要文化橋梁。希望觀眾可以在游覽中,親身感受文化遺產的永恒魅力,體會人類文明在交流互鑒中不斷發展的生動歷程。
圖書館
視聽館
故宮旗艦店
全景故宮
v故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