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由故宮博物院研究室主任王子林主持。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社會學系教授渠敬東一行20余位來自海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出席了此次活動。出席座談的還有故宮博物院宮廷歷史部主任嚴勇,故宮學研究所所長王軍、副所長李文君、研究館員張淑嫻,器物部副主任韓倩,研究室副研究館員段瑩、楊安等。
王子林主任首先介紹了近幾年故宮學術的發展情況。“學術故宮”是“四個故宮”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故宮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近年來,故宮逐步形成了開放、創新、特色鮮明的故宮學術體系。實施英才計劃,通過老專家傳幫帶的形式培養年輕學者;實行開放課題,面向全社會特別是高校及科研機構開放,鼓勵院外學者申報故宮研究課題;設置太和學者,引進來走出去,邀請國外專家來故宮參訪,同時鼓勵故宮學者到國外學習交流。故宮研究院下設25個研究所,3個研究中心,涵蓋了故宮的各個研究領域。期刊有“兩刊一叢”即《故宮博物院院刊》、《故宮學刊》和《明清論叢》,是學術成果發表的重要平臺。研究室返聘的老專家,也是我們雄厚的學術資源。自簽訂戰略合作以來,故宮和北大發揮各自資源優勢,進行了多方面合作,不斷把學術平臺做得越來越好。
美國密歇根大學藝術史系教授包華石表示很高興來到故宮交流,故宮太和學者計劃對外國學者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愿意把這個信息分享給外國的同事們。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研究室返聘專家、現為北大文研院邀訪學者的余輝講述了自故宮博物院成立以來北大與故宮的歷史淵源和故宮的歷史往事。故宮博物院的成立與北大有深刻的關聯,故宮第一批的學者和管理者很多來自于北大,余輝老師指出,過去很關心故宮的物,還應當關心故宮的人,了解故宮和北大的內在聯系。浙江大學藝術史系研究館員張震提出故宮學風扎實、偏于考證,注重物的研究,而高校更多采用西方的理論方法和視角,這就需要雙方加強交流和學習。近些年故宮學術實行開放課題和太和學者,這是很有意義的,希望未來故宮學術更加開放,吸引更多的人來研究,促進故宮的學術發展。
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研究室返聘專家、現為北大文研院邀訪學者的余輝老師
美國芝加哥大學藝術史系東亞中心副主任蔣人和介紹了目前芝加哥大學藝術史系的東亞藝術中心對流散國外的中國文物進行網站與數字化的工作,包括石窟寺造像、壁畫等文物做三維掃描和文化遺產復原方面的工作,希望未來在文物數字化保護方面與故宮進行合作。故宮博物院故宮學研究所所長、研究館員王軍提出應做好對北京老城和故宮的保護研究,故宮凝聚了古人的智慧結晶,需要進行系統的研究。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研究員王輝認為故宮無論歷史地位,還是藏品豐富程度,以及研究方面,都站在全國的高地。故宮早期玉器等藏品對漢代以前的考古研究也大有啟發,希望今后常來故宮進行學習交流;東洋大學文學部教授西村陽子介紹了自己08年開始做的老北京電子地圖,以及對乾隆京城全圖的數字化,二者可以一對一重疊,目前在網上全部免費公開。故宮博物院宮廷歷史部主任、研究館員嚴勇表示故宮的學術發展不僅是故宮人自己研究,更需要借助社會力量,包括北大頂級的學術團隊來支持故宮的學術發展,同時要走出去,和海外專家學者進行交流。特別是在跨學科的領域更需要院外團隊來共同研究,挖掘價值,并以故宮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合作研究清宮醫藥文物所取得的成果舉例說明交流的重要性。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研究員王輝
東洋大學文學部教授西村陽子
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胡成表示中國的博物館研究要緊扣中國時代脈搏,跟中國社會歷史發展共呼吸、同命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做好少數民族器物的研究。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林巖提出文學歷史和藝術史相結合,是目前宋代文學研究想要突破的重要的點。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廖欽彬提出要增強跨學科、國際交流,增強全球文物互動。故宮博物院故宮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館員李文君介紹了高校教師講習班和故宮開放課題,希望各位老師積極參與到故宮學的研究中來。北京語言大學中國書法國際傳播研究院教授朱天曙提出人文和藝術的研究,故宮與高校的互動在未來是常態化的趨勢,不同學科的交叉形成很大合作空間,應利用雙方優勢資源同步進行交流互動。期望在晚清代近代書畫及篆刻方面有合作研究的機會。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鞠熙談及通過北京寺廟調查研究,認識到北京城作為一個整體要加強宮內宮外,城內城外聯系,并申報故宮開放課題研究北京扎彩技藝與故宮的關系。
北京語言大學中國書法國際傳播研究院教授朱天曙
故宮博物院器物部副主任、研究館員韓倩對器物部的藏品情況進行了介紹,談到故宮與杜倫大學合作在阿聯酋拉斯海馬開展考古研究工作,出土有龍泉的青瓷、中國的青花瓷,取得研究成果已在國內發表。與境外博物館合作舉辦“天下龍泉”的展覽,與法國合作研究琺瑯技藝的傳播軌跡和在中國內化和本土化的發展歷程,包括對藏品內涵的解讀和技術史研究,希望在更大的框架去和北大合作。故宮博物院故宮學研究所研究館員張淑嫻談到自己關于古代建筑內檐裝修的研究,得益于和北大的老師的交流。比如對《紅樓夢》中包含的18世紀藝術史材料的發現,就是因商偉教授要了解故宮里的紅樓夢素材,在和他的交流中開拓出的。希望北大和高校老師都參與到故宮的學術研究中,擴展我們研究的廣度和深度。故宮博物院研究室副研究館員段瑩表示故宮在書畫研究方面有非常深厚的傳統,老一輩專家在鑒定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全面系統地建立了書畫研究鑒定的方法體系,亟待傳承。希望加強與高校的合作,聯合培養人才。研究室副研究館員楊安講述了唐蘭先生與北大和故宮關聯的一段往事,追溯了“學術故宮”提出的淵源,期望北大文研院能幫助豐富故宮研究院的學術建設。
故宮博物院故宮學研究所研究館員張淑嫻
故宮博物院研究室副研究館員段瑩
故宮博物院研究室副研究館員楊安
座談結束后,在故宮老師的陪同下,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的學者們參觀了“祥開萬象--故宮與西藏文物聯展”等展覽。
座談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