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地,故宮博物院擁有雄偉的古代建筑和豐富的文物珍寶。這里自然景觀與文化遺產融為一體,相輔相成,互為成就。
6月8日是2024年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故宮博物院于5月22日至6月8日期間,陸續推出了一系列線上、線下公眾科普資源,通過內容豐富的科普講座、生動有趣的教育活動、靈動精彩的線上內容,連接古今,不僅為觀眾呈現了歷史與文化的厚重,自然與生態的美好,更為大家帶來了豐富的精神享受。其中圍繞故宮里的“草木花鳥”展開的系列活動,得到了萬科公益基金會的大力支持。
探索 | 故宮遺產
故宮里有什么人類遺產?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今天,故宮博物院推出“靈沼軒奇遇記”主題館校項目和“花信木語——故宮仲夏日”主題親子活動,分別帶領觀眾關注不可移動文物“靈沼軒”和故宮里的活文物“花木”,從文化與自然兩方面探索故宮里的人類遺產。
靈沼軒
故宮的凌霄花
“靈沼軒奇遇記”活動中,來自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學的師生們在故宮古建部專家趙鵬、段鴻鶯的引導下,逐步了解了故宮博物院為保護靈沼軒所做的努力。靈沼軒位于延禧宮院落內,是故宮里的一處中西合璧式建筑,由于歷史原因沒有完全建成,成為我們如今看到的樣子。活動中,學生們通過參加實地主題課程、觀看靈沼軒主題VR影片和聆聽專家講座,立體地了解了靈沼軒歷史及古建研究和保護情況。
古建部專家趙鵬為學生講述知識
學生在靈沼軒積極完成互動任務并與專家討論
古建部專家段鴻鶯的專題講座
學生聆聽講座并積極提問
在“花信木語——故宮仲夏日”主題活動中,故宮宣教部老師帶領20組親子觀眾,在故宮里開啟了仲夏的探索,在武英殿、堆肥花壇和御花園區域探究花草樹木的小秘密。最后,滿載而歸的孩子們回到教育中心教室,與伙伴們分享自己的所得。不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表示收獲頗豐,成就滿滿!
宣教部老師為學生講述故宮里的花木故事
宣教部老師引導學生使用學習單并積極解答學生疑問
學生利用學習單自主探究
學生利用學習單自主探究
活動合影
拓展|鳥語花香
自6月5日(世界環境日)至6月7日,故宮博物院陸續舉行了3場公眾科普講座,為大家揭秘故宮里生態環境的古與今。
來自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教授張正旺,為大家揭秘故宮的鳥類多樣性從何而來;來自故宮博物院數字與信息部的攝影師朱楷,與大家分享在故宮里拍攝鳥類的技巧與趣事;來自故宮博物院行政處的工程師劉琳琳,則從園林植物角度出發,為大家講述紫禁城內的植物景觀、明清趣聞,并分享了再現歷史景觀的探索工作。
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張正旺 講座現場
故宮數字與信息部攝影師朱楷 講座現場
故宮行政處工程師劉琳琳 講座現場
每場活動都是座無虛席,觀眾們對講座主題抱有極大的興趣,紛紛在講座結束后,與主講人進行互動問答,希望了解更多關于故宮生態環境的信息。
講座現場觀眾認真聆聽、積極提問
共享|線上資源
為了拓展教育資源覆蓋面,并為觀眾的自主參觀提供引導和支持,故宮博物院早在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就啟動了線上科普活動,陸續發布了電子版《文華飛羽集——故宮博物院的生物多樣性》觀鳥寶典和多條科普微博短文。
《文華飛羽集》內頁
觀眾在微博評論與話題頁面展開互動
觀眾不僅可以在線上便利地獲取趣味科普內容,更可以打印觀鳥寶典,或依據科普微博,到故宮實地與花、鳥、草、木來一場美麗的邂逅!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也想手握一份來自故宮的觀鳥寶典?快點擊《文華飛羽集》下載吧!
文化和自然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工作任重道遠。作為中國首批世界文化遺產地之一,故宮博物院致力于故宮文化和自然遺產的保護、利用和傳承,希望攜手廣大青少年及社會公眾共同將故宮博物院建設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典范,讓更多民眾共享文化遺產保護成果,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