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慶宮在東華門內(nèi),明為皇太子東宮居所,光宗為皇太子時居此,張差梃擊皇太子案亦發(fā)生在于此。崇禎十五年改慈慶宮為端本宮。清代將端本宮等改為南三所之一,也是皇子居住的地方。
明光宗泰昌皇帝名朱常洛,萬歷十年(壬午,1582年)八月十一日生。明神宗萬歷皇帝長子,母恭妃王氏原為慈圣皇太后的宮女。因母出身卑賤,朱常洛得不到父愛,直至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在朝臣的極力諫爭和慈圣皇太后的支持下,被冊立為皇太子。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又有梃擊事件發(fā)生,男子張差與內(nèi)監(jiān)勾結(jié),闖入皇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慶宮。梃擊案究竟是否為陷害太子,成為明宮疑案之一。
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萬歷皇帝死去,朱常洛登極,年號泰昌。朱常洛登極后,面臨著其父朱翊鈞遺留下的嚴峻形勢,朝綱腐敗,經(jīng)濟凋落,宮內(nèi)糾紛無休無止,軍力日衰,邊疆吃緊,后金崛起,封疆殘破,大明王朝的江山搖搖欲墜。而體弱、孤僻、壓抑而又好色的朱常洛又無力挽回即將崩潰的局面。
泰昌帝登極后,朝內(nèi)黨爭和宮闈糾紛更為尖銳,先后發(fā)生了“紅丸案”和“移宮案”。萬歷帝死后,貴妃鄭氏又竭力籠絡泰昌帝的寵妃李選侍,以獻美姬請封皇太后和皇后之號。新皇帝朱常洛登極以后,每日沉于酒色,無幾日就一病不起。鴻臚寺丞李可灼呈進二丸仙丹,朱常洛服用后于次日晨死去,引起了“紅丸”之爭。李選侍又與太監(jiān)李進忠(魏忠賢)密謀挾持皇太子朱由校于乾清宮,欲爭當皇太后以把持朝政,此舉引起朝臣的極力反對。在以東林黨人為主力的朝臣的強大壓力下,才迫使李選侍移出乾清宮。
泰昌帝死時年39歲,做皇帝僅一個月,史稱“一月天子”。此時萬歷皇帝尸棺尚未埋葬,泰昌帝地宮也不可能在短期內(nèi)速成。無奈之下,就在原北京昌平景泰陵的廢址上重建新陵,天啟元年(1621年)三月重新修繕,八月完工,九月入葬,名為慶陵。慶陵中陪葬的有孝元、孝和、孝純?nèi)齻€皇后。卒謚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廟號光宗。
慈慶宮在東華門內(nèi),明為皇太子東宮居所,光宗為皇太子時居此,張差梃擊皇太子案亦發(fā)生在于此。崇禎十五年改慈慶宮為端本宮。清代將端本宮等改為南三所之一,也是皇子居住的地方。
泰昌皇帝妃嬪之一,時有二個李選侍,此為西李選侍。深受朱常洛寵愛,生皇四子,早殤。又生皇八妹,封安東公主。天啟時封為康妃。
魏忠賢(1568—1627年),明代宦官。河間肅寧(今屬河北省)人。善騎射,目不識丁。斗毆嫖賭無惡不作。賭博中受辱,怒而自行閹割,萬歷十七年(1589年)入宮。熹宗即位后,與熹宗乳母勾結(jié),漸得寵信,被任命為司禮秉筆太監(jiān)。后又令提督東廠,稱九千歲。勾結(jié)內(nèi)外廷官員,結(jié)成閹黨,內(nèi)有五虎、十狗、四十孫等名目,“導帝為倡優(yōu)聲伎,狗馬射獵”。操持國政,致使朝政一片黑暗腐敗。東林黨人交章彈劾其罪惡,魏忠賢得熹宗庇護,制造“乙丑詔獄”、“丙寅詔獄”,大肆迫害東林黨人。崇禎即位后,魏被貶謫鳳陽祖陵司香,旋即下令逮治,其于途中驚懼自縊而死。
新嗣皇帝為已逝皇帝所上牌位之號稱廟號,一般開國之帝稱“祖”,后世有德之帝稱“宗”。
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 庚申)
四月 皇后王氏卒。
七月 二十一日,帝卒。次日,皇太子以遺詔發(fā)帑金百萬充邊賞,罷礦稅、榷稅及監(jiān)稅中官。
八月 初一日,皇太子朱常洛即皇帝位。以明年為泰昌元年。初四日,以吏部侍郎史繼偕,南京禮部侍郎沈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預機務。十二日,新君患重病,御門視事。十四日,諭冊立東宮,于次月九日舉行。二十一日,帝疾甚。二十九日,病尤重,鴻臚寺丞李可灼進“紅丸”,病危。
九月 初一日,帝卒,是為“紅丸案”。初二日,朝臣合疏請選侍移宮,是為“移宮案”。初六日,皇長子朱由校即皇帝位,以今年八月以前為萬歷,八月以后為泰昌,明年為天啟元年。初十日,上皇祖尊謚、廟號。十三日,上皇祖妣孝端皇太后尊謚,孝靖皇太后尊號。
十月 葬神宗、孝端顯皇后王氏于定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