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
        (1616—1626年)
        努爾哈赤(1616—1626年)
          清太祖名努爾哈赤,愛新覺羅氏。明嘉靖三十八年(己未,1559年)生于建州左衛(今遼寧新賓縣西南)一個奴隸主之家,父塔克世,母喜塔喇氏,努爾哈赤為長子。
          努爾哈赤的父祖有多人受明廷冊封,其本人歷任明朝建州左衛指揮使、都督僉事、都督等職,深得明廷信任。青年時,采松子、挖人參到撫順馬市售賣。后投明遼東守將李成梁,“每戰必先登,屢立戰功,成梁厚待之。”他對遼東漢區有較深了解,受漢文化一定影響。
          明萬歷十一年(1583年),被明廷任命為建州左衛(今遼寧新賓境)都指揮使。同年,以祖、父遺甲十三副起兵,對建州女真各部展開了兼并戰爭。他采取“恩威并行”、“順者以德服,逆者以兵臨”的方針,歷時10年,統一了建州各部。明萬歷十七年(1589年),受封為都督僉事、龍虎將軍。其后,經過20余年征伐,統一了松花江流域和長白山以北的諸部女真。在統一戰爭中,將女真各部遷至渾河流域。為適應當時政治、經濟需要,建立了軍政合一的八旗制度。設議政王大臣,與八旗旗主共議朝政,形成政治、軍事的中樞決策機構。命人以蒙古文字與女真語音結合,創制滿文。隨著軍事力量的日益強大,另立國號的時機成熟。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于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西南)建立“大金”國(后金),自立為汗,建元天命,設官建署。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反明。在薩爾滸之戰中,采取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作戰原則,大敗明軍,勢力進入遼河流域。在相繼攻克沈陽、遼陽和遼河以東七十余城后,于天命六年(1621年)遷都遼陽。天命十年(1625年)遷都沈陽,占領了遼東大部地區。次年,揮軍進攻寧遠(今遼寧興城)。時寧遠明守軍僅一萬余人。守將袁崇煥激勵將士,誓守孤城。努爾哈赤勸降不果,命奮力攻城。激戰中,努爾哈赤被明軍炮火擊傷。在撤圍敗退沈陽途中,患痛疽病死于叆雞堡,年68歲。
          卒后初謚承天廣運圣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武皇帝,后累次加謚為承天廣運圣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廟號太祖。葬沈陽福陵。

        指揮

        軍事編制單位。五代時的后唐已有此編制,即營的組織。至宋代,指揮成為最重要和最普遍的軍事編制單位。軍隊的屯戍和調動往往打亂軍與廂的編制而以指揮為基本軍事單位,額定兵員500人。宋代指揮的統兵官為指揮使與副指揮使。

        女真

        中國古代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12-13世紀時,曾建立統治中國北方達百余年的金朝,15、16世紀時以不同的姓氏分散生活于中國東北,后由努爾哈赤統一,由皇太極將女真族改為滿洲。

        松花

        指松花江石,本名“烏拉玉”,又稱“松花玉”,出自東北松花江畔。因其產于清朝始祖的發祥地,故清圣祖康熙選用此種石料為宮廷御用硯材,并撰《制硯說》以志此事。此后,制作松花江硯遂成為清代宮廷的定制。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松花江硯制作數量較多,至嘉慶、道光朝以后則停止采伐松花江石。

        八旗制度

        清代滿族實行的一種社會組織形式。清太祖努爾哈赤創建。它是從女真人狩獵時實行的“牛錄”組織演變而來的。女真狩獵時,每10人中以1人為首,這種以10人為單位的組織稱作牛錄。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過程中,對牛錄組織加以改造。改每牛錄10人為300人,置一牛錄額真(漢譯佐領)。各牛錄分別以紅、黃、藍、白四種顏色的旗幟為標志。其后由于“歸附日眾”,牛錄增多,努爾哈赤于萬歷四十三年(1618年)創立八旗制度。規定:五牛錄為一甲喇,由甲喇額真(漢譯為參領)統轄;五甲喇為一固山,即“旗”,由固山額真(漢譯為都統)統轄,每一固山又另設梅勒額真,為固山額真副手。在原有四旗之外,又添設了鑲黃、鑲紅、鑲藍、鑲白四旗,合稱八旗。八旗士兵平時耕獵為民,戰時則披甲執銳為兵。皇太極時,又將降附的蒙古人和漢人分別編為蒙八旗和漢八旗。八旗制度是軍政合一、兵民一體的組織形式,初期對推動滿族社會經濟發展及統一戰爭起了積極作用。

        八旗

        為努爾哈赤創建的兵民合一的軍事制度,有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之分,統率官員分都統、參領、佐領幾級,是為清軍主體和骨干力量。

        赫圖阿拉

        滿語譯音,赫圖意為“舊的”、“老的”,阿拉意為“城”。位于今遼寧新賓縣老城。明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努爾哈赤修建此城。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后金政權建立,即成為其都城。后金(清)遷都后尊稱此城為“天眷興京”。

        薩爾滸之戰

        明軍與后金的一次重要戰役。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明廷任命楊鎬為遼東經略,征調四川、甘肅、福建、浙江等地兵力八萬余人遣發遼東,于第二年二月兵分四路對后金發動軍事進攻。后金集中八旗兵力約六七萬人,與明軍決戰。努爾哈赤采取“憑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戰略原則,首先在薩爾滸(在今遼寧撫順東渾河南岸)擊破明軍主力杜松部三萬人,然后回軍擊潰明軍馬林、劉綎兩軍。經五天激戰,明軍除李如柏一軍外,全軍覆滅。薩爾滸之戰后,后金在軍事上取得了主動地位。

        袁崇煥

        袁崇煥(1584—1630年),字元素,號自如,明軍事家。廣西藤縣人。萬歷進士。天啟二年(1622年)任兵部主事。單騎出關,考察形勢,還京自請守遼。他筑寧遠(今遼寧興城)等城,屢次擊退后金(清)軍的進攻。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當后金汗努爾哈赤西渡遼河,發起大規模進攻,經略高第準備棄遼入關時,袁崇煥大義凜然地宣稱:“我寧前(寧遠、前屯)道也,官此,當死此!”堅持抵抗。高第撤兵后,袁崇煥堅守孤城寧遠,以2萬軍隊抗擊后金軍萬人,用火炮擊傷努爾哈赤,戰敗后金,取得寧遠大捷,升授遼東巡撫。天啟七年(1627年)五月,戰敗皇太極,獲寧錦大捷。崇禎即位后,授兵部尚書銜,督師薊遼。崇禎二年(1629年),后金軍繞道古北口入長城,進圍北京,他星夜馳援。崇禎中后金反間計,袁崇煥被冤殺。

        廟號

        新嗣皇帝為已逝皇帝所上牌位之號稱廟號,一般開國之帝稱“祖”,后世有德之帝稱“宗”。

        大事年表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 己未)
        努爾哈赤生。其父為建州左衛都指揮使覺常安第四子塔克世,其母為建州右衛都指揮使王杲長女喜塔喇氏額穆齊。

        明隆慶三年(1569年 己巳)
        努爾哈赤之母喜塔喇氏逝。

        明萬歷二年(1574年 甲戌)
        明朝總兵官李成梁率兵討伐建州,搗毀王杲寨。努爾哈赤與其弟舒爾哈齊被俘,收在李成梁帳下,充當幼丁。

        明萬歷五年(1577年 丁丑) 
        努爾哈赤脫離李成梁返回建州,與父母分居,并與佟佳氏成婚,后尊佟佳氏為元妃。
         
        明萬歷十年(1582年 壬午)
        葉赫貝勒揚佳努以愛女孟古姐姐許給努爾哈赤,并贈給馬匹、甲胄。

        明萬歷十一年(1583年 癸未)
        二月 明李成梁發兵攻王杲,努爾哈赤父、祖皆死于戰亂。李成梁將塔克世所遺土地人馬派給努爾哈赤,并給都督敕書,令襲都督指揮銜。
        五月 努爾哈赤以父、祖所遺13甲起兵,開始統一建州女真各部的戰爭。

        明萬歷十二年(1584年 甲申)
        努爾哈赤攻占棟鄂部。娶庶妃鈕祜祿氏、庶妃兆佳氏。

        明萬歷十三年(1585年 乙酉)
        是年 努爾哈赤娶繼妃富察氏袞代。

        明萬歷十四年(1586年 丙戌)
        努爾哈赤攻占蘇克蘇護河部。娶側妃伊爾根覺羅氏。
         
        明萬歷十五年(1587年 丁亥)
        正月 努爾哈赤于呼蘭哈達南岡建“宮室”,即建州左衛的治城,史稱佛阿拉城。
        四月 努爾哈赤始定“國政”,并自稱“女真國淑勒貝勒”。五子莽古爾泰生,母為繼妃富察氏。

        明萬歷十六年(1588年 戊子)
        四月 努爾哈赤娶哈達部貝勒扈爾干之女哈達那拉氏阿敏格格。
        九月 努爾哈赤娶葉赫部首領揚佳努女葉赫那拉氏孟古姐姐。

        明萬歷十七年(1589年 己丑)
        九月 明廷封努爾哈赤為都督僉事。努爾哈赤與葉赫部、輝發部、哈達部會盟。

        明萬歷十八年(1590年 庚寅)
        四月 努爾哈赤首次赴京“朝貢”,受到明廷的賞賜。

        明萬歷十九年(1591年 辛卯)
        努爾哈赤攻占鴨綠江部。娶庶紀嘉穆瑚覺羅氏。

        明萬歷二十年(1592年 壬辰)
        四月 努爾哈赤上奏明廷,乞升賞冠帶、敕書、龍虎將軍銜。
        十月 努爾哈赤八子皇太極生,母為葉赫那拉氏孟古姐姐,即孝慈高皇后。

        明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 癸己)
        九月 努爾哈赤打敗海西四部與科爾沁蒙古等九部對建州的聯合進攻。
        閏十一月 努爾哈赤第二次進京朝貢。

        明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 乙未)
        八月 努爾哈赤弟舒爾哈齊赴京朝貢。
        十一月 努爾哈赤于佛阿拉城接見朝鮮使者通事何世國,并致朝鮮國王書。
        是年 以“保塞有功”,明廷晉封努爾哈赤為龍虎將軍。第四女穆庫什生,母為嘉穆瑚覺羅氏。

        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 丙申)
        正月 努爾哈赤與舒爾哈齊在佛阿拉城分別接待朝鮮南部主簿申忠一。

        明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 丁酉)
        正月 海西四部葉赫、輝發、哈達、烏拉與努爾哈赤講和,并結婚盟。葉赫部長布揚古準備將妹妹許配給努爾哈赤,此即后來所謂“葉赫老女”。
        五月 努爾哈赤第三次赴京朝貢。

        明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 戊戌)
        正月 以征安褚拉庫路獲人畜萬余,稱長子褚英為貝勒,并賜號洪巴圖魯。
        十月 努爾哈赤第四次赴京朝貢。

        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 己亥)
        二月 努爾哈赤命額爾德尼與噶蓋始創滿文。
        九月 努爾哈赤滅哈達部。??處地方國王”。
         
        明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 辛丑)
        十一月 努爾哈赤娶烏拉部首領布占泰之侄女烏拉那拉氏阿巴亥為大妃。
        十二月 努爾哈赤第五次進京朝貢。
        是年 建黃、白、紅、藍四旗,此即八旗之始。

        明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 癸卯)
        正月 遷居赫圖阿拉。
        九月 皇太極生母葉赫那拉氏孝慈高皇后逝。
        是年 努爾哈赤娶庶妃伊爾根覺羅氏。
        明萬歷部臺吉恩格德爾會喀爾喀蒙古五部朝見努爾哈赤,并尊努爾哈赤為昆都崙汗。
        是年 葬葉赫那拉氏(孝慈高皇后)于尼雅滿山。

        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 丁未)
        二月 以二子代善擊敗烏拉功,賜號古英巴圖魯,賜褚英為阿爾哈圖土門。
        九月 努爾哈赤滅輝發部。

        明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 戊申)
        四月 努爾哈赤與明邊將立碑劃界,從此自稱為國。
        十二月 努爾哈赤第六次進京朝貢,其弟舒爾哈齊亦進京朝貢。
         
        明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 己酉) 
        二月 幽禁舒爾哈齊。

        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 庚戌) 
        努爾哈赤娶側妃葉赫那拉氏、庶妃西林覺羅氏。

        明萬歷三十九年(1611年 辛亥)
        八月 舒爾哈齊死。

        明萬歷四十年(1612年 壬子)
        正月 努爾哈赤娶蒙古科爾沁親王明安之女博爾濟吉特氏。

        明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 癸丑)
        正月 滅烏拉部。
        三月 長子褚英因咒其父,被幽禁于高墻。

        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 甲寅)
        六月 皇太極與科爾沁貝勒莽古思之女博爾濟吉特氏(孝端文皇后)成婚。

        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 已卯)
        正月 努爾哈赤娶側妃蒙古孔果爾親王之女博爾濟吉特氏,后尊為壽康太妃。
        三月 努爾哈赤第七次進京朝貢,自此而后停貢。
        六月 葉赫部將明萬歷二十五年曾許諾給努爾哈赤之老女轉許給蒙古喀爾喀部的莽古爾岱。
        八月 處死長子褚英。
        是年 設立政聽訟大臣五人、扎爾固齊十人,佐理國政;建立八旗制度。

        天命元年(1616年 丙辰 明萬歷四十四年)
        正月 努爾哈赤于赫圖阿拉御八角殿稱汗,建元天命,定國號為金,史稱后金;始行元旦受賀之典,始制鹵簿用樂。
        是年 二子代善與五子莽古爾泰被封為貝勒,參與國政。
         
        天命二年(1617年 丁巳 明萬歷四十七年)
        正月 蒙古科爾沁貝勒明安來朝,待之以隆禮。
         
        天命三年(1618年 戊午 明萬歷四十六年)
        四月 努爾哈赤以“七大恨”誓師伐明。

        天命四年(1619年 己未 明萬歷四十七年) 
        三月 后金軍與明軍決戰于薩爾滸,明軍大敗。
        四月 努爾哈赤致書朝鮮,自稱“后金國汗”。
        八月 努爾哈赤滅葉赫部。

        天命五年(1620年 庚申 明萬歷四十八年)
        三月 繼妃富察氏獲罪賜死。
        十月 努爾哈赤遷都界藩城。

        天命六年(1621年 辛酉 明天啟元年)
        正月 努爾哈赤率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四大貝勒,對天盟誓,要同心同德。
        七月 為攻取遼東而舉行慶賀大宴。
        八月 命筑遼陽新城,即東京城,遷都于此。
        十一月 濟爾哈朗等四貝勒以私受財物,命監禁之。

        天命七年(1622年 壬戌 明天啟二年)
        三月 努爾哈赤以皇子八人俱為和碩貝勒,共理國政;諭:“爾等同心謀國庶幾無失,爾八和碩貝勒內,擇其能受諫而有德者嗣朕登大位。”

        天命八年(1623年 癸亥 明天啟三年)
        正月 “汗諭”稱,汗與貝勒大臣為君臣父子關系。定凱旋拜天行禮筵宴樂制。
        六月 努爾哈赤御八角殿訓誡公主及福晉,要善待額駙,毋凌侮其夫,違者罪之。

        天命九年(1624年 甲子 明天啟四年)


        天命十年(1625年 乙丑 明天啟五年)
        二月 皇太極娶科爾沁貝勒齋桑之女博爾濟吉特氏(后尊為孝莊文皇后)。
        三月 遷都沈陽,后定名為盛京。

        天命十一年(1626年 丙寅 明天啟六年)
        正月 努爾哈赤統兵攻明寧遠城,遭受起兵以來唯一的敗仗,負重傷而歸。
        七月 努爾哈赤至清河溫泉沐養。
        八月 努爾哈赤病逝。大妃烏拉那拉氏及二庶妃從殉。代善與其子岳託及薩哈廉擁皇太極嗣汗位。
        九月 皇太極即位于大政殿,以明年為天聰元年。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亚洲无成人网77777| 亚洲狠狠综合久久| 亚洲人成网www| 亚洲三级电影网站|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宅男永久在线|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99久久|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亚洲熟女少妇一区二区|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排名| 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一区|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不卡 | 99亚偷拍自图区亚洲| 亚洲大成色www永久网址| 亚洲性色AV日韩在线观看| 亚洲hairy多毛pics大全| 国产成人va亚洲电影|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A|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观看不加载|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丝| 亚洲av永久无码制服河南实里|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青草影视| 亚洲麻豆精品果冻传媒| 亚洲一区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亚洲成人国产精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99ri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av无码不卡久久| 亚洲爆乳AAA无码专区| 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