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紀蓉,女,漢族,1958年生,祖籍山東,博士。1978年考入西北大學,1982年畢業后留校任教,1992年至1993年在英國Staffordshire大學研修,1994年在南京理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1997年進入西北大學化學博士后流動站。曾任西北大學校長助理、研究生處處長、化工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北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西北大學學位委員會副主席。2006年7月到故宮博物院工作,任文保科技部主任、研究員、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故宮博物院院刊》編輯委員會委員、《紫禁城》編輯指導委員會委員。民盟中央委員、民盟中央聯絡委員會副主任、民盟北京市委文化委員會副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010年6月由文化部任命為故宮博物院副院長。
先后主持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國家星火計劃、教育部骨干教師資助計劃、中國博士后基金等十余項科研項目。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共計30多人,出版著作3部;在《Chemical Physics》、《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New Journal of Chemistry》、《Journal Molecular structure》、《Thermochimica Acta》、《Journal of Food Biochemistry》、《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中國科學》、《科學通報》、《故宮學刊》、《化學學報》、《中國化學》、《應用化學》、《物理化學學報》、《高等學校化學學報》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100多篇,其中70多篇被SCI、EI國際著名索引收錄。獲陜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教育部科學技術二等獎等6項省部級獎。
在故宮博物院主要從事文物保護科技工作,同時負責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8年“古書畫裝裱修復技藝”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獲“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集體”,2010年又有兩項文物保護修復技藝被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完成國家文物局課題“鐵質文物綜合保護技術研究”的評估咨詢,正在進行故宮博物院課題“文物保護修復技術檔案的科學化構建”,參加了故宮博物院課題“古書畫修復、臨摹、復制當中‘礬’的替代材料研究”。在故宮博物院2009年第七期學術沙龍上闡述了“文物醫院”的基礎與構建,并提出文物預防科學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