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浴德堂坐北面南,面闊3間,黃琉璃瓦卷棚歇山頂,后檐接抱廈2間。堂后偏西有北房,面闊2間,黃琉璃瓦卷棚硬山頂。浴德堂東次間后檐辟門,接磚砌拱券通道以通后室,通道曲折如曲尺。后室平面呈方形,上覆穹頂,建筑帶有鮮明的阿拉伯式風格。室內四壁至頂皆貼素白琉璃面磚,頂部開窗,后墻筑有鐵制壁爐供燒水之用。室外有鍋臺,西側有井亭1座,懸石槽引水入鍋,燒水蒸氣入室。
據考證這座小室為元代宮城內遺存的土耳其浴室,相傳明代曾用作皇帝齋祓處。清代于武英殿設御書處,該室遂改為蒸紙處,供印刷書籍蒸熏紙張之用。
浴德堂
武英殿
《禮記》
《禮記》是中國古代儒家經典著作之一,是關于中國古代禮樂文化的論著匯編,西漢戴圣編纂。其內容分為兩大類:①關于禮樂的一般理論;②關于禮樂制度。《禮記》本非一人所作,因而在內容上顯得十分博雜?!抖Y記》和《周禮》、《儀禮》合稱“三禮”,鄭玄為之作注。
值房
皇宮中大臣值班的臨時辦公室或兵丁值班的房屋。
面闊
間之寬稱面闊,即指古代建筑中平行于桁檁方向,且位于同一直線上相鄰兩根檐柱中心線線間的水平距離。各間寬度的總和稱通面闊。
琉璃
一種帶釉的陶制品。釉以鉛作助溶劑,以含鐵、銅、鈷、錳的礦物作著色劑,再配以石英而制成。明清皇家宮殿、宗教廟宇等,常以琉璃作建筑材料用。
卷棚歇山頂
歇山為中國古建筑屋頂形式之一,有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四條戧脊,故又稱此類建筑為九脊殿。歇山卷棚頂則無正脊,屋脊部位形成弧形曲面,為歇山式屋頂之一種。
卷棚
卷棚式頂的簡稱。兩山頂成圓形,屋頂無正脊,前后兩坡瓦隴貫通,又稱“過隴脊”。
歇山頂
歇山頂為中國古建筑屋頂式樣之一。由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四條戧脊組成,故亦稱九脊殿。又有單檐、重檐之分,重檐較單檐尊貴。
抱廈
亦稱龜頭屋,是從正殿接出的小屋,與正殿用兩個屋頂連接。
卷棚硬山頂
硬山頂與卷棚頂相結合的屋頂形式,屬于硬山頂的一種,但無正脊,瓦壟直接卷過屋頂。
硬山頂
中國古建筑屋頂形式之一。屋頂分前后兩坡,兩端與山墻平齊,顯得質樸堅固。
井亭
井亭多為四柱盝頂式,亭頂中間有一洞口與井口垂直,井蓋為空心圓柱形。亭頂和井蓋均為空心是為了讓陽光由此射入井中,過去人們認為井中之水經過陽光照射后才能食用。同時中空也便于用長竿淘井。
御書處
清代內務府下屬機構之一。原名文書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改名御書處。主要負責摹刻、刷拓皇帝御制詩文、法帖手跡,并制造墨、朱墨等用品,下設刻字作、裱作、墨刻作、墨作。由皇帝特簡親王或大臣總理,下有兼管、庫掌、匠役等共百余人。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改歸武英殿修書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