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時間:2016年7月17日9:30-11:30
講座地點:故宮學院教學樓408階梯教室
地 址:東城區南河沿大街19號北京國際職業教育學校總部校區
講座題目:隋唐五代時期玉器
主 講 人:宋海洋
專家介紹:
宋海洋,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1980年供職于故宮博物院,現任展覽部副研究館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歷代玉器、竹木牙角、文房四寶。
講座提綱:
本次講座主要給大家講述隋唐五代時期玉器在紋飾、圖案、工藝上呈現的特點及風格。
隋唐時期,正值中西文化大發展時期,這一段歷史充分反映出外來文化對中國本土文化的大沖擊,特別是中亞、西亞、歐洲的大文化影響折射出來的文化特點。而隋唐時期帝王對玉的利用上反映出特殊的用途,在紋飾、圖案、工藝上充分反映出與外來文化的銜接,這是隋、唐時期玉器的獨到特點。
唐代開始出現“玉飛天”。古玉中的“飛天”又稱“香聲佛”,在云霧中飄蕩飛舞。佛教從東漢末年傳入中國,“飛天”形象在敦煌壁畫中就有體現。因為人們認為“飛天”是能造福于人類的神仙,所以喜歡佩掛“玉飛天”以求神仙保佑。另外,佩戴玉帶是官員身份高低的象征,也是重要禮玉之玉帶。玉帶板上主題人物的形象,為深目高鼻的胡人伎樂,吹拉彈唱,身材飛揚的宴飲風俗畫面,這是唐代的主要風格。
發表論著:
代表性著作有:主編《中國歷代陶瓷鑒賞(明、清卷)》、《鼻煙壺》、《玉器》,均由中國水電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故宮博物院六十卷(玉器上、下卷)》,香港商務印書館,1996年出版。
“故宮講壇”為公益講座,每月舉辦兩場。因場地有限,每場講座限120人,額滿為止。有意聆聽的朋友請登錄故宮博物院網站www.yaoqi123.net,在主頁置頂滾動圖標處選擇“故宮講壇”報名平臺,點擊進入報名頁面( http://www.huodongxing.com/event/1343394611600),填寫姓名、身份證號、聯系電話、郵箱等有效信息并提交,通過審核后,網站將自動發送預約號至登記的手機和郵箱,表示預約成功。報名時間:2016年7月14 日10:00至7月15日15:00。講座當天上午8:50-9:30,預約聽眾憑有效證件及預約號領取入場券。也可以關注故宮博物院的官方微博@故宮博物院(新浪微博、騰訊微博和人民微博)及官方微信公眾賬號“微故宮”,了解講座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