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時間:2016年5月22日9:30-11:30
講座地點:故宮學院教學樓408階梯教室
地 址:東城區南河沿大街19號北京國際職業教育學校總部校區
講座題目:走進紫禁城——建筑遺產你我共享
主 講 人:黃希明
專家介紹:
黃希明,1975年來故宮博物院院工程隊(今修繕技藝部)瓦工組工作,參加過午門、太和門、文華殿、暢音閣、鑾儀衛等修繕工程施工。1980年調到古建部研究組,參加《工程做法注釋》一書的編輯工作;后曾參加建福宮花園復建、故宮總體保護規劃大綱起草、故宮整體保護全面維修等項目的資料收集工作,以及清宮內務府奏案、奏銷檔的復制整理工作,目前正在參與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的資料收集工作。2015年退休返聘,為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
講座提綱:
故宮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核心區域,是明清兩代沿用近500年的皇家宮殿,是中國宮殿發展史上的現存實例和最高典范。1961年由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我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重要文化遺產。
故宮紫禁城建成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1914年前半部外朝部分辟為“古物陳列所”,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在內廷部分成立。1930年公布了《完整故宮保護辦法》,1947年故宮博物院成為故宮紫禁城及周圍皇家建筑群的管理機構。
本次講座將以紫禁城宮殿為主體,重點介紹建筑概況、歷史沿革、文物價值、總體布局、建筑概況、建筑技藝等方面相關信息。
發表論著:
論文:《談談“樣式雷”燙樣》(合著),故宮博物院院刊,1984年第4期;《古建筑的銅鐵飾件》,故宮博物院院刊,1990年第4期;《窗與故宮古建筑》,故宮博物院院刊,1991年第1期;《紫禁城內話欄桿》,香港中國文物月刊,1988年第12期;《紫禁城內訪名亭》,香港中國文物月刊,1989年第8期;《水與紫禁城》,香港中國文物月刊,1990年第1期;《太廟與社稷壇》,香港中國文物月刊,1990年第8期;《明清建筑評價及其相關問題》,古建園林技術,1993年第4期;《紫禁城宮廷園林的建筑特色》,故宮博物院院刊,1990年第4期;《紫禁城建筑中的墻和門》,故宮博物院院刊,1996年第3期;《北京故宮與沈陽故宮的比較研究》,故宮學刊2009年總第五輯;《太和殿行什出現的時間、原因及功用》,故宮博物院院刊2014年第2期。
論著:《中國皇宮》,中國旅游出版社,2000年9月;《世界文化遺產——明清故宮》(合著),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年11月;《世界文化遺產志——故宮志》(多人合著),北京出版社,2006年;《古代都城規劃與宮殿發展的耦合》,《中國紫禁城學會第八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紫禁城出版社,2014年7月。
“故宮講壇”為公益講座,每月舉辦兩場。因場地有限,每場講座限120人,額滿為止。有意聆聽的朋友請登錄故宮博物院網站www.yaoqi123.net,在主頁置頂滾動圖標處選擇“故宮講壇”報名平臺,點擊進入報名頁面(或直接點擊鏈接進入頁面 http://www.huodongxing.com/event/9335321794100),填寫姓名、身份證號、聯系電話、郵箱等有效信息并提交,通過審核后,網站將自動發送預約號至登記的手機和郵箱,表示預約成功。報名時間:2016年5月19日10:00至21日15:00。講座當天上午8:50-9:30,預約聽眾憑有效證件及預約號領取入場券。也可以關注故宮博物院的官方微博@故宮博物院(新浪微博、騰訊微博和人民微博)及官方微信公眾賬號“微故宮”,了解講座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