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時間:8月9日9:30-11:30
講座地點:故宮學院教學樓408階梯教室
地 址:東城區南河沿大街19號北京國際職業教育學校總部校區
講座題目:集歷代珍稀 薈海內文萃——《石渠特展》繪畫精品賞析
主 講 人:聶卉
講座提綱:
書畫收藏歷來被帝王視為文化大業,清乾隆時期的內府書畫收藏蔚然大觀,為古代書畫收藏史上的一次最大集中,可謂集歷代珍稀,薈海內文萃。乾隆皇帝召集臣工逐一著錄甄別,最終編撰成《秘殿珠林石渠寶笈》,其中《石渠寶笈》以收錄書畫為主,著錄了清宮內府收藏鼎盛時期的歷代書畫藏品近萬件。
本期講座圍繞《石渠特展》武英殿展廳的繪畫精品展開,引領觀眾欣賞品鑒。所選作品既是《石渠寶笈》中著錄的歷代繪畫珍品,也是中國古代繪畫史上的傳世佳作。涉及的繪畫作品有:號稱存世最古老的卷軸畫《游春圖》;早期花鳥畫中的“小清新”《寫生蛺蝶圖》;被坊間譽為鎮館之寶的《清明上河圖》;表現史上“最文藝”的帝王宋徽宗的《聽琴圖》;明代畫壇泰斗沈周、董其昌的代表作,以及清代宮廷畫家和詞臣畫家的繪畫作品等。
專家簡介:
聶卉,女,漢族,北京人。1995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之后任職于故宮博物院保管部、書畫部至今。從事中國古代繪畫的保管整理、展覽研究等,現為故宮博物院副研究館員。
出版論著:
編著《清史圖典——雍正朝》,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1月;《雍正皇帝肖像畫》,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10月;《故宮博物院藏近現代書畫名家作品集——陳師曾》,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8月;《明代宮廷書畫珍賞》,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5月。
發表論文《清宮通景線法畫探析》,《故宮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1期;《貼落畫及其在清代宮廷建筑中的使用》,《文物》,2006年第11期;《明代宮廷畫家官職述略》,《故宮博物院院刊》,2007年第2期;《郎世寧花鳥畫與歐洲靜物畫》、《郎世寧的花鳥畫》,《紫禁城》,2011年第5期等。
“故宮講壇”為公益講座,每月舉辦兩場。因場地有限,每場講座限120人,額滿為止。有意聆聽的朋友請登錄故宮博物院網站www.yaoqi123.net,在主頁置頂滾動圖標處選擇“故宮講壇”報名平臺,點擊進入報名頁面(或直接點擊鏈接進入頁面http://www.huodongxing.com/event/6293854177000),填寫姓名、身份證號、聯系電話、郵箱等有效信息并提交,通過審核后,網站將自動發送預約號至登記的手機和郵箱,表示預約成功。報名時間:8月6日10:00至7日15:00。講座當天上午8:50至9:30,預約聽眾憑有效證件及預約號領取入場券。也可以關注故宮博物院的官方微博@故宮博物院(新浪微博、騰訊微博和人民微博)及官方微信公眾賬號“微故宮”,了解講座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