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時間:2013年11月24日9:30-11:30
講座地點:故宮學院教學樓408階梯教室
地 址:東城區南河沿大街19號北京國際職業教育學校總部校區
講座題目:故宮書畫漫談(二):山水與花鳥
主 講 人:金運昌
講座提綱:
古人畫山水,并不僅為表現自然風光,通常是在山水間點綴屋宇、人物、車馬、船舶等,并巧妙地將社會生活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現存最早的山水畫——隋代展子虔《游春圖》便是如此。元代文人山水畫興起后,更是著力以“隱逸情節”為創作主旨,以“筆墨趣味”為欣賞主體,自然風光的表現漸趨符號化,且降至頗為次要的地位。山水畫有“南北宗”之分,技法風格上差異很大。
中國人在生活中喜歡根據花鳥的自然特性或名稱諧音,賦予其某種象征意義,這種約定俗成的象征意義構成了花鳥畫的許多傳統題材。一幅古代花鳥畫,往往寓有勖勉、諷諫、祈福、慶賀等方面的含義,不僅僅是賞心悅目而已。讀畫時必須將這些含義發掘出來,方能充分理解花鳥畫的文化底蘊。北宋是工筆花鳥畫的極盛時期,其后代有名家;明以來寫意花鳥發展較快,漸為創作之主流。
專家簡歷:
金運昌,男,蒙古族,北京市人。1957年出生。1982年畢業于首都師范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留校任教。1992年被評聘為美術學(書法)專業副教授。1997年調入故宮博物院,先后在保管部、書畫部從事古書畫研究,現為故宮博物院副研究館員。2010年當選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曾應邀為中央電視臺《碑帖賞真》、《魏碑教程》、《學書釋疑》及中國教育電視臺《書法教程》等欄目擔任主講。
出版專著:
《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書法編•5,元》(主編),故宮出版社,2013年4月;《故宮書畫館•第七編》(主編),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4月。
學術論文:
古書畫作偽法例釋,《美術觀察》2002年9期;《出師頌》的藝術定位,《故宮博物院院刊》2003年6期;康熙書法十六條,《中國書畫》2006年5期;管窺草書《平安帖》,《中國美術》2011年2期;《出師頌》鑒定之我見,《中國藝術報》2003年9月5日;范仲淹《道服贊》淺解,《紫禁城》2005年1 期;我們為什么定《出師頌》為隋人書,《紫禁城》2005年1期;關于《出師頌》為“隋人書”的認定,《紫禁城》2007年6期;楊凝式行草書《神仙起居法》卷,《紫禁城》2010年4期;行書淡墨秋山詩帖頁,《紫禁城》2010年7期等。
“故宮講壇”為公益講座,每月舉辦兩場。因場地有限,每場講座限120人,額滿為止。有意聆聽的朋友請提前撥打電話85007938報名預約,報名時間:11月20日至11月22日,上午9:00-11:00,下午1:00-4:00,預約時需登記姓名、身份證號、聯系電話等有效信息。同時,也可登錄故宮博物院網站www.yaoqi123.net或關注故宮博物院的官方微博(新浪微博、騰訊微博和人民微博),了解講座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