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地點:故宮博物院兆祥所
集合地點:故宮博物院神武門外西側
集合時間:2018年4月1日9:00—9:20
講座主題:故宮陶瓷修復的古與今
主 講 人:紀東歌
專家介紹:
紀東歌,故宮博物院館員,文保科技部陶瓷修復師。2008年于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獲本科學位,2012年于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學系獲碩士學位,同年進入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從事陶瓷、玻璃文物的保護修復與研究工作。
早年師從古陶瓷修復專家于愛平先生學習傳統古陶瓷修復技藝,之后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文物保護中心從事陶瓷質文物的保護修復工作,參與保護修復汶川大地震損毀文物、景德鎮明代御窯遺址出土瓷器等國家文物局重點項目。成為故宮博物院陶瓷文物修護工作室的成員后,至今保護修復陶質、瓷質、石質、玻璃質文物近二百件,參與多項國家文物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院內科研課題。
講座提綱:
故宮博物院收藏陶瓷類文物超過36萬件套,伴隨故宮考古發掘工作的開展和文物捐贈事業的推進,待保護的陶瓷類文物呈逐年遞增趨勢。2010年我院開始籌備成立陶瓷修復工作室,2016年全新的文保科技部“文物醫院”建立后,陶瓷修復工作室更名為陶瓷修護室。如今陶瓷修護室作為古陶瓷保護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的重要組成,以陶瓷文物的科學保護修復為主要工作內容,同時集陶瓷科學檢測分析、制瓷工藝研究、傳統修復技藝研究等科研工作為一體,是一只融合傳統與科技的現代文保團隊。
而在陶瓷修復工作室成立之前,甚至在故宮博物院成立之前,宮廷內大量使用或收藏的陶瓷器同樣面臨損壞和修補的問題,古人如何修補或處理這些器物?其中蘊含了怎樣的工藝技術和文化內涵,能否對當代的保護修復給予啟示?基于故宮的歷史傳承,結合文獻、傳世藏品和考古發現,介紹宮廷陶瓷修復簡史,以及傳統的陶瓷修補發展至現代陶瓷保護修復這一歷程。
隨著現代文物修復理念形成,歷經數代文保工作者的努力,故宮形成了一套有自身特色的可移動文物修復體系。文保科技部的全部修復工作室已從西三所老院搬入了擁有著世界先進設備和技術人才的“文物醫院”,從此文物修復不再是單純的傳統手工藝,而是需要更加復雜和科學化的團體作業。在這里一件破損的陶瓷文物怎樣被修復完整?修復師需要進行哪些方面的考量和研究?結合唐三彩駱駝、宣德霽藍地白花盤等文物的修復實例,介紹保護修復陶瓷器的有效方法,探討修復過程中的研究發現與意義。
發表論著:
《清粉彩人物瓷瓶的修復──傳統筆繪技法在現代修復中的應用》,《文化遺產研究(第1輯)》,2010年11月。《清初期景德鎮紀年瓷器分期研究》,2013年4月。
《乾隆時期宮廷瓷器修補》,《南方文物》,2014年12月。
《南大庫遺址出土雍正款瓷胎畫琺瑯黑地梅竹紋盤的修復研究個案》,《紫禁城》,2017年5月。
此次“故宮講壇”為公益講座。因場地有限,講座限80人,額滿為止。有意聆聽的朋友請點擊報名頁面http://www.huodongxing.com/event/4432914434611,填寫姓名、身份證號、聯系電話、郵箱等有效信息并提交,通過審核后,網站將自動發送預約號至登記的手機和郵箱,表示預約成功。報名時間:2018年3月29日10:00至30日15:00。講座當天上午9:00-9:20,預約聽眾憑有效證件及預約號領取入場券。
特別提示:
1、本次講座活動地點在故宮博物院兆祥所,以活動行網站發送的報名成功的短信為準,沒有報名成功的無法參與此次活動。2、講座位于非開放區,講座過程中請您不要自行離開活動現場,如有特殊情況請聯系工作人員。
3、簽到時間為9:00—9:20,請您安排好出行時間,務必按時抵達。
4、請不要攜帶大型背包進入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