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地點:故宮博物院兆祥所
集合地點:故宮博物院神武門外西側
集合時間:2018年6月24日9:00—9:20
講座主題:金榜題名——中國古代科舉考試制度及其啟示
主 講 人: 任萬平
專家介紹:
任萬平,研究館員。1990年畢業于吉林大學,獲歷史學碩士學位,同年入職故宮博物院。曾任宮廷歷史部副主任、器物部主任,現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分管書畫部、器物部、宮廷部、圖書館。曾為國家清史纂修工程特聘項目專家,現兼任中國史學會清代宮史研究會秘書長、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故宮鼓浪嶼外國文物館首任館長。
主要從事清代政治制度與禮俗研究,尤其對具有集大成特點的清代宮廷禮制與習俗有比較深入的思考,采用文獻、檔案、文物三重證據法,不斷探討其淵源與流變。近年特別重視歷史圖像學研究,通過歷史圖像印證、解析、補充清代文獻、檔案之著錄。曾出訪中國港、澳、臺地區與英、德、俄、日、美、加等多國博物館與大學,并進行講學,立體而形象地闡釋宮廷禮制與習俗中蘊含的傳統文化意義,以及我們今天應該如何傳承與弘揚。
講座提綱:
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制度創新,是通過考試擇優選拔官員的政治制度,始于隋唐時期,延續了1300年,直到清朝末年1905年廢止。它在中國古代社會曾影響著時代政治與社會生活的多個方面,影響著不同階層與行業人士的命運,甚至影響著國家的發展。
本講座從清代科舉的分類,考試的分級,以及報考、命題、錄取等各個方面條分縷析,以使聽者能夠全面了解這一重要的古代政治制度,對認識今天的高考制度也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發表論著:
主編:《清史圖典》(副)九卷(12冊)、《中華五千年文化系列?清代文化》
論文:《清代皇帝大婚禮俗述論》《康熙皇帝的國喪大禮》《一代昭度為衣冠——康熙朝的衣著》《從萬壽慶典圖看乾隆時代的“百戲”》《清代官印制度研究綜論》《清代皇帝御用寶璽》《清廷危機與清帝退位》《賢后淑妃——中國古代婦女的典范》《視線交叉:國王與帝后》《皇權的象征與皇室的奢華——故宮博物院藏宮廷文物》
此次“故宮講壇”為公益講座。因場地有限,講座限80人,額滿為止。有意聆聽的朋友請點擊進入報名頁面http://www.huodongxing.com/event/2444583070011,填寫姓名、身份證號、聯系電話、郵箱等有效信息并提交,通過審核后,網站將自動發送預約號至登記的手機和郵箱,表示預約成功。報名時間:2018年6月21日10:00至6月22日15:00。講座當天上午9:00-9:20,預約聽眾憑有效證件及預約號領取入場券。
特別提示:
1、本次講座活動地點在故宮博物院兆祥所,以活動行網站發送的報名成功的短信為準,沒有報名成功的無法參與此次活動。2、講座位于非開放區,講座過程中請您不要自行離開活動現場,如有特殊情況請聯系工作人員。
3、簽到時間為9:00—9:20,請您安排好出行時間,務必按時抵達。
4、請不要攜帶大型背包進入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