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地點:故宮博物院兆祥所
集合地點:故宮博物院神武門外西側
集合時間:2019年7月14日(周日)09:00—9:20
講座主題:“靈感中國”策展思路與表達——記“有界之外:卡地亞·故宮博物院工藝與修復特展”
主 講 人: 張瓊
專家介紹
張瓊,浙江絲綢工學院學士(1984)、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理學碩士(1988)。1988年起在故宮博物院陳列部、宮廷部織繡科工作,從事紡織文物的研究、陳列展覽和保管工作,2008年聘為研究館員。主要研究中國古代紡織技術史、宮廷服飾史。
講座提綱
“有界之外:卡地亞·故宮博物院工藝與修復特展”其中有一個單元主題為“靈感中國”。 展覽采取卡地亞中國靈感與紫禁城中國古代藝術品對話的形式,意在尋求東、西方文明之間更高層面的默契、文化共通和情感共鳴。如果說上個世紀卡地亞的中國靈感作品是路易及其設計師們對異域文明從好奇到理解、獲得靈感與激情之后的藝術交融與重塑,那么百年后在禁城的相遇,則是以展覽的形式對作品進行詮釋,是一次新的文明交融與重塑的嘗試與努力。同時,讓我們在為設計師的精湛技藝、靈感與才華感動之時,尋味中國古代藝術的委婉、雋永之美。
卡地亞中國風格作品的巔峰是在裝飾藝術運動時期,這一時期誕生了一批思想深刻有使命感的藝術家,他們的思考與貢獻對于我們現今藝術創作所面臨的困境與迷茫仍然具有現實指導意義:即如何在傳統文化和外來文明中汲取養分、獲得靈感,創作出符合現代生活方式和精神需求的作品,給我們以啟迪與思考。
發表論著
《對新疆出土靈鷲紋錦袍的新認識》(《故宮博物院院刊》, 1998年第3期)
《“改機”及其相關問題探討》(趙承澤、張瓊《故宮博物院院刊》,2001年第2期)《中國科學技術史·紡織卷》(趙承澤主編,科學出版社,2002年)
《關于清代帝后朝服與朝服像的幾點看法》(《故宮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3期)
《“欽定補刻端石蘭亭圖緙絲”全卷考略——兼述清高宗時期的緙絲書法》(《中國歷史文物》,2005年第6期)
《故宮博物院珍藏文物精品全集·清代宮廷服飾》(張瓊主編,(香港)商務印書館,2005年)
《“雍正帝觀花行樂圖”與雍正繼位之謎》(張瓊、王揚宗,《故宮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5期)
《皇權與技藝——清代內織染局考察》(紫禁城出版社:《宮廷與地方——十七至十八世紀的技術交流》, 2010年)
《顧繡源流辨析》(上海書畫出版社:《顧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0年)
《“平安春信圖”新釋》(《美術觀察》,2014年第1期)
此次“故宮講壇”為公益講座。因場地有限,講座限80人,額滿為止。有意聆聽的朋友請登錄故宮博物院網站www.yaoqi123.net,了解講座相關信息,點擊進入報名頁面(https://www.huodongxing.com/event/9500018932711),填寫姓名、身份證號、聯系電話、郵箱等有效信息并提交,通過審核后,網站將自動發送預約號至登記的手機和郵箱,表示預約成功。報名時間:2019年7月11日10:00至7月12日15:00。講座當天上午9:00-9:20,預約聽眾憑有效證件及預約號領取入場券。
特別提示
1、本次講座活動地點在故宮博物院兆祥所,以活動網站發送的報名成功的短信為準,沒有報名成功的無法參與此次活動。
2、講座位于非開放區,講座過程中請您不要自行離開活動現場,如有特殊情況請聯系工作人員。
3、簽到時間為9:00—9:20,請您安排好出行時間,務必按時抵達。
4、請不要攜帶大型背包進入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