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時間:2020年1月19日(周日)09:30-11:30
講座地點:故宮博物院兆祥所
集合地點:故宮博物院神武門外西側
集合時間:2020年1月19日(周日)09:00—09:20
講座主題:武英聚珍——清宮木活字印刷
主 講 人: 劉甲良
專家介紹:
劉甲良,博士,山東濰坊人,現為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副研究館員。主要研究領域:清宮史、古籍文獻。已發論文20余篇。主持課題兩項: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館史專題研究(已結項);故宮藏晚清簃詩匯雕版研究(正在進行)。參與多個課題和專著的撰寫。
講座提綱:
武英殿聚珍版書可謂編纂《四庫全書》的衍生品。《四庫全書》纂修伊始,乾隆皇帝即敕令四庫館臣選書分“應抄、應刻、應存”三種,其中的應刻典籍即是武英殿聚珍版書的重要內容。因卷帙浩繁,刊刻四種后,為人力財力計,改用了木活字印刷方式。聚珍一名則是木活字雅稱,此后官府、民間活字印刷本大多冠以聚珍字樣。武英殿聚珍版書也被稱為內聚珍。
活字印刷技術記載始見于沈括的《夢溪筆談》,所載為泥活字版印刷技藝,但記載簡略且無實物留存。后元代王貞《農書》記載了木活字印刷技藝,但與清代內府的木活字技藝有所不同,清代的木活字印刷技藝又有了自己的創新。
聚珍版書的收錄標準向有爭議,不同的標準收書數量不盡一致。清代內府共制作25萬余個木活字來擺印書籍,數量龐多的木活字如何存儲和管理,最終命運如何?本講座也做一大致探析。
武英殿聚珍版書除刷印連四紙5部,竹紙15部以作陳設外,還刷印竹紙300部以供流通。但300部不敷流通之用,為滿足社會需求,遂有五省翻刻內聚珍版書之舉,是為外聚珍。內外聚珍因印刷技藝不同,則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
發表論文:
《宋犖承刻“御書”探析》,《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年04期。
《故宮博物院圖書館所藏清宮文獻述略》,《知識管理論壇》,2014年04期。
《民國時期故宮博物院圖書館考述》,《河北科技圖苑》,2015年05期。
《和刻本漢籍醫書<增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考》,《日本問題研究》,2015年04期。
《同光朝五局合刻<二十四史>考述》,《歷史檔案》,2018年02期。
《清廷內府本翻刻考析》,《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8年07期。
《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建制沿革考》,《文物春秋》,2018年01期。
《武英殿聚珍本之內外聚珍考》,《明清論叢》,2018年01期。
《論清內府翻刻本特點》,《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9年05期。
此次“故宮講壇”為公益講座。因場地有限,講座限80人,額滿為止。有意聆聽的朋友請登錄故宮博物院網站www.yaoqi123.net,了解講座相關信息,點擊進入報名頁面(https://www.huodongxing.com/event/3527418702111),填寫姓名、身份證號、聯系電話、郵箱等有效信息并提交,通過審核后,網站將自動發送預約號至登記的手機和郵箱,表示預約成功。報名時間:2020年1月16日10:00至1月17日15:00。講座當天上午9:00-9:20,預約聽眾憑有效證件及預約號領取入場券。
特別提示:
1、本次講座活動地點在故宮博物院兆祥所,以活動網站發送的報名成功的短信為準,沒有報名成功的無法參與此次活動。
2、講座位于非開放區,講座過程中請您不要自行離開活動現場,如有特殊情況請聯系工作人員。
3、簽到時間為09:00—09:20,請您安排好出行時間,務必按時抵達。
4、請不要攜帶大型背包進入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