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表演術語。劇本中提示在舞臺上的動作、表情和效果等的文字。
2011年10月28日—11月1日,我院古建部專家赴南京參加由東南大學建筑學院、城市與建筑遺產保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比利時魯汶大學RLICC國際保護中心主辦的“建筑遺產的預防性保護國際研討會”。
預防性保護是當今國際建筑遺產保護領域的新課題。它通過控制引起損毀破壞的主要因素,降低或消除建筑遺產的損毀破壞,主張“日常維護勝于大興土木,災前預防優于災后修復”,具有長期的經濟性和可持續性。來自中國、比利時、意大利、法國、美國,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專家、學者和官員共計23人發表演講,共同探討預防性保護的理論架構和適應性技術應用。我院古建部趙鵬的演講題目是《故宮建筑預防性保護工作介紹及日常巡視模式的思考》,對故宮古建保護工作中建筑整體結構安全性監測、材料本體檢測、日常巡視模式等內容予以介紹。
通過研討會的信息交流,古建部參會人員深刻感受到中國切實希望能夠很好地履行世界遺產公約締約國的責任和義務。國家文物局“十二?五”規劃非常重視遺產地和文保單位的預防性保護和監測工作,并多次召開監測管理工作會議;UNESCO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在蘇州舉辦監測培訓;中國的一些高等院校也逐漸將研究視角擴展到預防性保護領域。
會議中,相當一部分國際、國內聲音認為建筑遺產前期的調查評估非常重要,有的建筑遺產如果在前期勘察評估工作做得更科學、更細致的話,可能不需要大規模的維修,只需要適當維護或者保養即可。這種意識應該會是未來遺產保護工作的方向。
會議期間,我院參會人員積極與國內外同行進行交流討論,并從中得到啟發。例如,美國德州奧斯汀衛理公會教堂修復項目的匯報人員為他們全面介紹了修復后建筑的后期維護的詳細規劃,這些經驗對故宮古建筑維護計劃的制定很有借鑒作用。在實地考察蘇州古典園林預防性保護工作時,現場觀摩了蘇州園林的監測數據庫系統,對故宮目前正在進行的室外陳設和植物數據庫建設有一定的啟發。
戲曲表演術語。劇本中提示在舞臺上的動作、表情和效果等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