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1日至24日,由故宮博物院、首都師范大學等單位聯合主辦,故宮博物院藏傳佛教文物研究中心、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漢藏佛教美術研究所等單位聯合承辦的“第五屆西藏考古與藝術國際學術討論會”在北京順義召開。來自故宮博物院、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敦煌研究院、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學、西藏大學、國家博物館、首都博物館、西藏自治區博物館、布達拉宮等多家博物館、國內科研單位以及美國、德國、法國、奧地利等國家的120多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會議。
大會共計收到論文或提要79篇,內容涉及“遼金西夏與吐蕃佛教藝術的聯系”、“中國內地遺存的藏傳佛教文物和遺址的考察”、“藏族地區特別是衛藏和川西近年的考古新發現”以及“具有漢藏藝術風格的佛教藝術品的分析調查”、“西藏佛教后弘期藝術風格”、“敦煌密教藝術與圖像學研究”、“元明清時期北京藏傳佛教美術研究”、“藏傳佛教文本與圖像研究”、“西藏壁畫和雕塑的保護與維修”等議題。
開幕式上,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宋紀蓉、首都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林蓉蓉、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科研辦公室主任周煒、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烏云畢力格、奧地利維也納大學藝術史系Klimburg(克林伯格)教授等先后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
四川大學張長虹教授、李永憲教授和維也納大學克林伯格教授分別以“青海玉樹勒巴溝摩崖石刻新發現”、“2012年青藏高原東部史前考古新發現”和“When Tibet was Unknown: The Tucci Expeditions to Tibet 1928-1948(西藏面紗被揭開之前:1928至1948年圖齊的西藏考察)”為題作了大會主題發言。
“西藏考古與藝術國際學術討論會”每三年舉行一屆,會議的宗旨是為了進一步促進漢藏佛教美術與西藏考古界的相互交流合作,擴大漢藏佛教美術的學術關注度和影響力,推動西藏考古與藝術研究的進一步發展和漢藏佛教美術研究的深入,交流該學術領域的新資料、新信息,研討共同關注的學術課題,為國內外相關學者提供一個交流學術觀點、分享學術成果、促進學術聯系的國際學術論壇。會議自第三屆開始由故宮博物院和首都師范大學聯合主辦。每屆會議都得到了國內外學者的大力響應,目前已經成為了藏學界和藝術史界的國際例會,也是故宮博物院藏傳佛教文物研究中心定期舉行的重大國際學術活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