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2012年度科研與出版工作十件大事”公布
        “故宮博物院2012年度科研與出版工作十件大事”公布
        “故宮博物院2012年度科研與出版工作十件大事”公布
        時間:2013-01-31
          根據(jù)2012年《故宮人》報和《故宮博物院科研工作簡報》、《文博科研要情》等相關報道的信息,由故宮博物院科研處與故宮出版社聯(lián)合推選,經(jīng)部分專家投票,評選并公布 “故宮博物院2012年度科研與出版工作十件大事”,以激勵故宮博物院科研學術的發(fā)展。

          1.故宮博物院與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lián)合開展古陶瓷窯址考古發(fā)掘,取得階段性豐碩成果。
          2012年,故宮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與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lián)合對位于湖北省東北部丹江口市習家店鎮(zhèn)青塘村的一座明代琉璃窯進行考古發(fā)掘,該項目經(jīng)國家文物局批準實施,故宮博物院古器物部業(yè)務人員分批前往考古工地指導并參加發(fā)掘工作。第一階段工作時間為4月12日至6月22日,初步探明窯場面積不小于2000平方米、窯爐6座,其中已發(fā)掘面積約400平方米、發(fā)掘窯爐3座,并發(fā)現(xiàn)作坊遺跡,出土了大量琉璃構件和窯具。此琉璃窯址的科學考古發(fā)掘,對研究明代琉璃的生產(chǎn)狀況及工藝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2.故宮博物院舉辦首屆故宮學高校教師講習班。
          7月20日至8月3日,故宮博物院故宮學研究所承辦首屆故宮學高校教師講習班,成員來自國內16所知名高校,其中一半以上具有教授職稱,研究領域涉及考古學、歷史學、文學、藝術學、美術學、建筑學、傳播學、歷史地理學、宗教學、工學等。這是故宮博物院與高等院校聯(lián)合組織故宮學研究隊伍,開展故宮學研究的又一重要舉措。

          3.故宮博物院專家走進社區(qū),與東城區(qū)合作推出“故宮講壇”。
          9月8日起,由故宮博物院和東城區(qū)政府共同主辦的“故宮講壇”,面向社會公眾在東城區(qū)圖書館舉辦(每月兩次)。“故宮講壇”旨在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提供一個故宮博物院專家學者長期與公眾進行互動交流的平臺,使科研成果與學術交流,以通俗化的形式和社會公眾分享。本年度共舉辦了8場講壇,從故宮總體保護與未來規(guī)劃、古代繪畫藝術、古代玉器文化、古代陶瓷藝術、古書畫臨摹與裝裱修復技藝、古建筑修繕、故宮文化傳播等方面向社會公眾分享傳統(tǒng)文化的盛宴,使其在故宮的文化殿堂里領悟到學術的神圣和文化的魅力。

          4.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就“平安故宮”工程提出意見與建議。
          9月21日,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委員聽取了單霽翔院長就“平安故宮”工程相關情況的介紹。與會委員共21名,他們對“平安故宮”工程的意義和已經(jīng)做出的工作充分肯定,并在會上或會后的征詢意見中,提出了寶貴的具體意見與建議。

          5.故宮博物院召開“民國時期故宮博物院史”學術研討會,首次就院史展開較大規(guī)模的研討。
          11月3日和4日,由故宮博物院故宮學研究所主辦的“民國時期故宮博物院史”學術研討會召開。來自相關文博機構、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40余位海內外學者出席會議。此次研討會首次就故宮博物院院史展開較大規(guī)模的研討,在諸多問題上獲得了令人滿意的學術成果:研討會進一步明確了民國時期故宮博物院史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深化了民國時期故宮博物院史的研究內容;進一步豐富了民國時期故宮博物院史的研究視角。

          6.故宮博物院舉行2009-2011年科研與出版成果評獎。
          12月,故宮博物院2009-2011年科研與出版成果評獎評審結果揭曉。本次評獎范圍涉及學術論著、陳列展覽、編輯出版和古建修繕4個方面,同時設立“評委學術成果獎”、“科研活動集體獎”。最終產(chǎn)生任昉撰寫的《讀常熟新出明清墓志叢識》等最佳類獎項14個,趙中男等撰寫的《明代宮廷典制史》等優(yōu)秀類獎項36個,晉宏逵、周蘇琴、石志敏等撰寫的《故宮古建筑保護工程實錄——武英殿(一)》等“評委學術成果獎”3個,以及“科研活動集體獎”5個。

          7. 2012年度,故宮博物院獲批6項國家和省部級(含國家文物局)科研項目。
          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王素(首席專家)“新中國出土墓志整理與研究”;
          1項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徐婉玲(主持人)“博物館與認同之建構——以民國時期故宮博物院為中心”;
          1項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徐琳(主持人)“漢代王侯玉器研究”;
          2項文化部文化藝術科學研究項目:李瓊(主持人)“基于中國古代繪畫的新媒體展示研究”、楊紅(主持人)“明代官式彩畫研究——以紫禁城為例”;
          1項國家文物局課題:苗建民(主持人)“窯變成因與鈞瓷窯變釉的形成機理”。

          8.故宮博物院承擔的科研課題成果獲4項國家專利。
          2012年度,故宮博物院承擔的文化部科研課題《面向博物館陳列文物隔震技術研究》(主持人周乾)獲3項國家專利,名稱分別為:(1)獨立式平行連桿三維文物隔震裝置;(2)帶限位保護系統(tǒng)三維文物隔震裝置;(3)磁力懸空三維文物隔震裝置。故宮博物院院級科研課題《古書畫裝裱漿糊的科學化研究》(主持人劉舜強)獲1項國家專利,名稱為“古書畫裝裱漿糊及其制備方法”。

          9.故宮出版社報送的部分圖書選題被列入國家級出版規(guī)劃或獲得國家級出版資助。
          經(jīng)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組織的專家評審,2012年,故宮出版社增補的5種圖書選題《明代宮廷建筑大事史料長編》、《王羲之王獻之書法全集》、《故宮博物院藏中國古代窯址標本》、《中國古陶瓷研究》、《明清史學術文庫》被列入“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guī)劃項目。截止到目前,故宮出版社已有17種圖書選題入選“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guī)劃項目,在全國同類出版社中名列前茅。
          故宮出版社報送的《故宮博物院藏中國古代窯址標本》、《欽定武英殿聚珍版書》(宣紙線裝原大影印本)獲得2012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明代宮廷建筑大事史料長編?洪武建文朝卷》圖書,獲得2012年度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資金資助;《故宮出版與學術數(shù)據(jù)庫》項目獲得中央文化企業(yè)國有資產(chǎn)監(jiān)督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專項資金資助。

          10.故宮出版社出版的《國家藝術?十二美人》榮獲2012年度“中國最美的書”稱號。
          故宮出版社出版的《國家藝術?十二美人》(20開精裝本,2010年5月出版)榮獲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主辦的2012年度“中國最美的書”稱號。《雍正美人圖》是圓明園深柳讀書堂的圍屏,是十二幅美人寫實場景,是用杉木卷桿卷住收藏在故宮的絹畫,是兩岸故宮首次辦展走訪臺灣的文物。《國家藝術?十二美人》全書分兩冊,向讀者還原了這十二幅絹畫的來龍去脈,圓明園的繁華與浩劫,雍正皇帝的勤奮與品味,內容豐盈,創(chuàng)意獨到。

        琉璃

        一種帶釉的陶制品。釉以鉛作助溶劑,以含鐵、銅、鈷、錳的礦物作著色劑,再配以石英而制成。明清皇家宮殿、宗教廟宇等,常以琉璃作建筑材料用。

        考古學

        考古學屬于社會科學,是歷史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考古學是根據(jù)古代人類在各種活動中所遺留下來的遺跡、遺物來研究古代社會歷史的一門科學。

        學術委員會

        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始建于1953年,最初名為“學術工作委員會”,其委員包括故宮博物院以及社會各界文物專業(yè)的知名專家和學者。負責故宮博物院的學術與研究工作。這一學術機構作為故宮博物院的“智囊團”,曾對故宮博物院的建設起過很大的作用,由于歷史的原因,在停頓了三十多年后,到今年終于又恢復了活動。其在帶動我院各項業(yè)務工作的蓬勃發(fā)展,統(tǒng)籌規(guī)劃我院的陳列、文保、科研、出版、網(wǎng)站建設等各項業(yè)務工作、集中科研力量重點攻堅等方面將發(fā)揮出巨大的作用。

        義和

        清代中晚期出售金銀首飾的私營商號。

        典制

        典章制度。

        實錄

        古代編年體文獻之一。記述方式以時間先后為序,以最高統(tǒng)治者——皇帝為中心,既記其言行動止,還兼記一朝國政大事。實錄的史料來源主要是時政記、起居注和日錄。 實錄最早產(chǎn)生于南朝蕭梁時期。自唐代開始,前朝皇帝去世,后嗣之君即詔令史官為先君撰修實錄。此后,歷代皆視實錄為必備之作。清代專設有實錄館,不僅由大臣主持纂修,還要由皇帝御審“欽定”。

        武英殿

        王素

        王素(1794—1877年),字小梅,晚號遜之,江都(今江蘇揚州)人。花鳥、走獸、蟲魚皆有妙筆,尤善人物。筆下仕女姿態(tài)雅逸,敷色清麗,風格近于費丹旭,與改琦、顧洛一同被稱作晚清人物畫三大家。所畫花鳥魚蟲筆勢靈動,色彩俏麗,風神自存。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東晉書法家,字逸少,瑯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出身名門,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故又稱“王右軍”。他早年以衛(wèi)夫人(鑠)為師,草書學張芝,正書則取法鐘繇,又博覽秦漢篆隸碑刻名跡,自出機杼,創(chuàng)出妍美流變的書體,取代了以往古拙質樸的書風,自成一家。評者謂其草書濃纖折衷,真書勢巧形密,行書遒媚勁健,千變萬化,而體勢自然。對我國書法藝術的發(fā)展具有繼往開來的巨大貢獻,對日本書法界也有深刻影響.有“書圣”之譽。所書《蘭亭序》尤膾炙人口,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傳世唐代摹本有《蘭亭序》《快雪時晴帖》《喪亂帖》《寒切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上虞帖》等,刻本有《樂毅論》《十七帖》以及唐僧懷仁集王書的《圣教序》等。

        王獻之

        王獻之(344—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瑯玡臨沂(今屬山東省)人,生于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王羲之第七子。累遷建威將軍、吳興太守,官至中書令,人稱“王大令”。書精諸體,尤以行草擅名。雄深雅健,自成一家,對后世影響深遠,與其父王羲之并稱“二王”。《晉書》卷八十八有傳。傳世書跡有《鴨頭丸帖》《中秋帖》《玉版十三行》等。

        欽定

        凡皇帝親自裁定的事項為欽定。

        宣紙

        原指出出產(chǎn)于唐代宣州地區(qū)的紙張。后專指明清時期以青檀樹皮及少許稻草為原料制成的紙張。其紙質潔白細膩,不易蟲蛀,色澤經(jīng)久不變,是中國的一種高級書畫用紙。宣紙分生宣和熟宣兩種。熟宣是用礬水加工而成,水墨不易滲透,適用于在其上工整細致地描繪和反復上色,常用來畫工筆畫;生宣則容易滲透水墨,能產(chǎn)生豐富的筆墨變化,多用于寫意畫。

        聚珍版

        即活字本。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修《四庫全書》時,館臣輯《永樂大典》中之佚書,并將其中善本交武英殿刊印。因種類繁多,耗費巨大,主管刻書事務的大臣金簡乃建議刻制棗木活字擺印書籍。乾隆帝準其所請,并以“活字”不雅,賜名“聚珍”。為此,制成大小活字25萬余枚,既經(jīng)濟又簡便,事半而功倍。乾、嘉時共排印書籍140余種,其中134種與先行雕版的4種合為叢書《武英殿聚珍版書》,其余為單行。該叢書后由江南五省翻刻,已非活字,后人以“外聚珍本”加以區(qū)別。此外,中華書局創(chuàng)制仿宋體鉛字,排印書籍稱“聚珍仿宋本”。

        圓明園

        圓明園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東部,占地約350萬平方米,由圓明、長春、萬春三園組成。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雍正、乾隆年間陸續(xù)擴建,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基本建成。嘉慶、道光、咸豐時有所增建,前后歷時150余年,終于建成了一個包括140余所宮殿樓閣、100多處秀麗景致的宏偉的皇家園林。咸豐十年(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被英法聯(lián)軍焚毀。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天堂|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字幕| 老牛精品亚洲成av人片|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成人导航|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 |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宅男| 亚洲中文字幕久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激情|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色|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www|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蜜芽|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日韩|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 亚洲第一福利网站|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亚洲w码欧洲s码免费| 亚洲欧美自偷自拍另类视| 国产亚洲精彩视频| 在线亚洲97se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亚洲专区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久|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7|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熟妇丰满多毛XXXX|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亚洲综合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痴汉|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