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工作報告(2012年)》發布暨故宮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工作研討會召開
        《故宮博物院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工作報告(2012年)》發布暨故宮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工作研討會召開
        《故宮博物院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工作報告(2012年)》發布暨故宮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工作研討會召開
        時間:2014-05-16
          2014年5月15日,“平安故宮”工程《故宮博物院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工作報告(2012年)》發布暨故宮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工作研討會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花園敬勝齋召開。會上,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宣布國內首部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年度報告——《故宮博物院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工作報告(2012年)》正式出版,文物保護專家、遺產保護研究機構與北京世界文化遺產地管理技術人員聽取了單霽翔院長所做的監測工作匯報,并對故宮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工作的內容與方法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
          故宮博物院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工作開始于2008年,是“平安故宮”工程重要組成部分。經過6年的探索和實踐,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工作已經成為故宮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形成了具有故宮特點的世界文化遺產監測體系。為了宣傳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工作的意義和價值,檢視故宮世界文化遺產監測的技術路線、操作方法以及實施內容的思路,使更多的人了解、參與、監督故宮的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工作,故宮世界文化遺產監測中心決定從2012年,每年出版一本《故宮博物院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工作報告》,完整介紹該年度監測工作的規劃、項目內容簡介、管理制度建設、專項技術報告以及下一年度的監測工作計劃。2013年4月監測中心完成《故宮博物院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工作報告(2012年)》中文版文稿撰寫,2013年10月完成其英文版翻譯,幾經編纂修訂后,中文版、英文版于2014年4月正式由故宮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國內首個系統介紹世界文化遺產地監測工作進展的年度報告。
          會上,故宮博物院就報告內容以及故宮遺產監測工作進展,向文化遺產保護組織、專家、遺產地管理技術人員等廣泛征求意見,共同探討今后故宮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工作的方法和方向,以促進故宮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工作的科學推進。國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的相關工作負責人、文物建筑保護專家、文化遺產研究機構以及北京世界文化遺產地管理部門負責人約40人參加會議。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指出,故宮博物院擁有17萬平方米壯美恢宏的文物建筑群、180余萬件(套)精美絕倫的館藏文物,是展示明清建筑文化、禮制文化和宮廷文化的綜合性博物館,每年接待數以千萬計的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承擔著弘揚中華文明的重要使命。如何消除或減小故宮存在的安全隱患,保證故宮博物院古建筑、館藏文物和觀眾的安全,是故宮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故宮博物院實施“平安故宮”工程,其目的就是最終消除各類安全隱患,實現故宮博物院進入安全穩定的健康狀態,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則是該工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開展世界文化遺產監測是國際遺產保護組織對世界遺產地的基本管理要求。故宮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從2008年籌劃至今,已經建立了監測內容框架,確定了監測的目標,制定了近期的工作計劃,在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價值載體進行監控、測量和記錄的同時,著手建立完整的監測信息平臺。借助監測工作報告的出版,故宮向所有對文化遺產保護擁有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受益權的廣大公眾和保護團體系統地匯報我們的遺產保護監測工作的理念、技術思路、內容方法和項目進展。這必將使更多的人了解故宮的監測、理解故宮的保護、參與故宮的管理,最終推動故宮乃至全國世界文化遺產地的監測工作發展。
          單霽翔院長向大會匯報了故宮6年來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工作的進展,并詳細介紹了觀眾動態監測、電力系統監測等正在進行的有代表性的監測工作以及2014年故宮博物院世界文化遺產監測的規劃。他強調,故宮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尚處在起步階段,存在著價值載體評估不夠深入全面、現有的技術水平尚不能滿足故宮監測需求、對監測的認識存在局限性、制定詳細可行的監測總體規劃尚需時日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故宮世界文化遺產監測中心將在加強與國內外一流技術團隊的研發合作、開展和世界遺產組織以及其他遺產地交流互訪、培養和引進監測人才、建立監測培訓與學習機制、推進監測基礎工作、促進公眾參與等方面進行持續的建設和規劃,向建立科學的故宮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管理體系邁進。
          郭旃、陳同濱、呂舟等文物保護領域相關專家和遺產地管理人員相繼發言,大家在肯定了故宮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工作報告出版的意義和價值的同時,也指出在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監測工作整體剛剛起步的階段,各遺產地需要加強學習與合作,走出去,引進來,更多學習國內外的文化遺產保護的先進經驗,解放思想,真抓實干,嚴謹論證,大膽試驗,將遺產監測工作作為一個長期、動態發展的工作堅持不懈地去建設,最終真正成為文化遺產保護的強大助力。

        背景資料:
        一、世界文化遺產監測的定義
          遺產地監測就是對遺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所引起的保護對象及其環境的變化進行長期系統的記錄,記錄保護對象及其生存的自然和人為環境在各個時期的變化數據。在數據記錄和積累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客觀的分析和評價,以便全面真實地反映出遺產地的保存狀況以及影響遺產地保護的主要因素,從而為遺產地保護的各項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二、遺產預防性保護與遺產監測
          預防性保護是一個外來的概念,最早提出是在1930年羅馬召開的藝術品保護國際會議上。早期預防性保護的實踐主要集中于博物館文物保護系統。20世紀90年代,預防性保護開始出現在建筑遺產保護領域。近十年來,遺產地的預防性保護作為一種新的保護理念和保護方法受到世界遺產地的廣泛重視。而至今尚未出現系統研究的專著。
          遺產地的預防性保護是指防止遺產價值喪失和損害的所有行動,它基于信息收集、精密勘查、價值評估和風險評估等來確定建筑遺產面臨的風險因素,通過定期檢測和系統監測等方法分析掌握遺產結構的損毀變化規律,通過災害預防、日常維護、科學管理等措施及時降低或消除各種風險,使遺產一直處于良好的狀態以避免盲目的保護工程,最終實現建筑遺產的全面保護。
          從預防性保護體系中可以看出,遺產地監測活動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監測從其本質意義上來看,是對遺產價值安全以及其環境變化的持續的觀測和調查,為預防性保護積累可供分析的基礎數據;而從廣義的角度,監測活動亦包括了對基礎數據的分析和措施決策的制定。總體而言,監測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遺產的保護管理現狀,為科學制定保護方案提供必要的數據和可靠的依據,并為進一步有效展開經營管理提供參考依據。
          根據《世界自然遺產與文化遺產保護公約》,保護世界遺產的核心任務是保護其具有的突出普遍價值。遺產地周邊自然和人文環境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這些變化對世界遺產帶來了哪些影響,影響有多大,又會如何發展,這些都是國家遺產保護管理層和遺產地管理真關心的問題。這就是世界遺產監測的任務和要回答的問題。
        三、監測的未來前景
          建立完整的監測體系后,當觀眾到故宮博物院來參觀的時候,可以通過網絡購票體系實現在參觀總量的控制下觀眾分時段進入,在觀眾服務中心以及重要的空間節點處,有基于無線網絡的智能展示設備對院內各區域的觀眾人數和密度進行提示,以引導觀眾避開人流密集場所,為觀眾提供一個有序的參觀環境;管理人員在辦公室可以實時監控院內的人流變化,并根據需要啟動應急預案,調度現場人員進行出入口放行速度的管理;觀眾可通過手機,查詢各博物館的參觀情況,選擇量身定做的參觀方案。
          建立完整的監測系統后,現場的環境、基礎設施、文物劣化、保存情況的巡查無需手寫記錄,現場巡查人員只需通過Pad等移動設備在現場拍攝巡查照片,填寫處理意見,即可通過無線網絡傳輸至數據管理平臺,分發至相關部門進行及時電子審批。基礎設施和監控設備等超過使用年限、設備出現使用故障、藥劑快到保質期等都會由系統自動報警提醒管理人員及時處置。
          建立完整的監測系統后,文物皆有自己的ID身份號碼和報警裝置,其非法的接觸、移動會及時報警;遺產地安防監控設備猶如火眼金睛,一切盜竊、破壞行為盡在法眼之下。
          建立完整的監測系統后,數據分析系統會對觀眾流量、文物劣化等進行分析預測,提前預警,使管理更加科學。
        建立完整的監測系統,對于文物保護與管理工作者而言,通過完善的人工巡查、無線傳輸、傳感器實施監控等技術手段可及時掌握各類文物的保存現狀、劣化程度和劣化原因,使我們的遺產保護實現有理、有據、適度。有完整的文物監測與保護信息平臺,在平臺上,我們可以完整了解文物的前世今生,文物的形制特征、使用情況、周邊環境、位置變更、管理部門分布、病害變化、修復技藝等內容。通過測繪、檢測、巡查、記錄手段完整存儲在平臺之上,并由系統進行數據分析和關聯,為遺產的研究、宣傳、保護、管理提供所需信息。
        四、故宮觀眾動態監測系統簡介
          1.監測背景
          故宮博物院以其宏偉的建筑和豐富的館藏聞名于世,也是我國和北京市的優秀傳統文化代表及重要的旅游資源。近幾年故宮的觀眾接待量逐年遞增,年接待量已經突破千萬,2013年達1500萬。每年的旅游旺季、黃金周期間,故宮觀眾最多時日接待量達十幾萬人。
          2.建設目標
          實時了解故宮博物院當前的人流狀態及詳細動態,為故宮觀眾承載量的分析、限流管理提供科學數據依據;實時監測院內人流擁擠度,在出現異常之前,系統自動預警預測,預防擁擠踩踏意外事故發生;完整掌握故宮博物院全年的觀眾人流數據,并進行數據對比分析和預測,為制定相應管理制度提供決策依據。
          而對觀眾而言,在進入故宮之前,及時了解當前故宮人流狀態,為下一步參觀故宮提前規劃;在進入故宮后,及時了解重點熱門區域人流狀態,達到高效、舒適參觀。
          3.實現功能
          實現對故宮外圍整體出入口的進入觀眾流量、離開觀眾流量的實時準確監測和統計,實現每一時間段的觀眾流量精確統計;
          實現對故宮院內重點區域的觀眾流量實時監測,對故宮院內重點區域的觀眾分布狀況的實時掌握;
          通過對故宮區域的進入和離開的觀眾流量的準確數據,為限流精細化分配、分時限流和動態控制觀眾數量提供科學的數據決策支持;
          實時準確監測故宮博物院內的人流狀態,在人流密度超過正常范圍,及時發出預警,提示管理人員及時實施相應預案,提高對人流的高效安全疏導能力,防止擁擠踩踏、文物損壞等意外事故的發生;
          通過對故宮的人流態勢實時準確監測,給發布系統提供實時的人流數據,引導進入故宮的觀眾有序合理地參觀,有效提高觀眾的參觀效率,減少觀眾在故宮院內的排隊等候時間,進一步減少觀眾在院內的停留時間,引導計劃進入故宮的觀眾合理選擇參觀時間,進一步提高故宮觀眾的自行疏導能力和人性化管理;
          對故宮的觀眾流量相關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可生成各種觀眾流量信息統計分析報表,自動生成各種流量統計曲線,包括日報/周報/月報/季度/年度報表,提升故宮管理的信息化手段,通過歷史統計數據,為未來的大型節假日活動提供數據決策支持。
          4.監測技術
          在觀眾出入口上方設置監測點,每個監測點位安裝2套專用二維激光掃描儀,用于實時采集當前客流的激光數據,共布設47組掃描儀;在機房,布設專用交換機、專用控制器及專用電源模塊,專用控制器通過專用交換機實時獲取前端二維激光掃描儀的激光數據,并實時分析和處理,得出當前的觀眾流量數據,通過交換機,把數據實時發送給應用服務器,由應用服務器進行數據存儲、數據統計分析、數據展示等。
          5.工作進展
          故宮監測中心2013年開始觀眾動態監測系統建設。該項目4月份完成招標程序,5月正式開始設備安裝方案設計,8月開始監測設備安裝,9月開始設備線路安裝和通路調試,12月開始服務器系統安裝,2014年4月份開始數據采集。
        五、電力監測系統簡介
          故宮博物院多來持續開展基礎設施的巡查、監控工作,從規劃到制度建設逐步完善。2013年按計劃將原有基礎設施網絡地理信息平臺升級為基礎設施監測平臺,結合基礎設施安全運營、管理、維護、改造的實際需要,以地理信息技術為基礎,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設計基礎設施實時監測方案。其中首先開展的是電力設施監測。
          1.監測目標
          實現對故宮博物院電力運行長期不間斷實時監測,及時掌握電力系統運行的準確狀況,對重點保護區域、高負荷用電區域進行重點防范;及時發現不合理用電和違章用電情況,對用電異常如季節性用電超負荷,斷路、過載、短路、過壓、欠壓、三相不平衡、功率因數低等,提前預警、及時報警,做到事前有效預防、事中快速處置、事后便于總結;及時發現節能點,為采取節電措施提供依據,并在新增用電線路時,可根據現有線路運行情況進行科學規劃。
          2.監測技術
          使用有線傳輸的物聯網技術,將配電室與閘箱電路的電壓、電流、功率等數據實時傳輸至數據管理平臺進行比對分析。
          3.監測內容
          故宮博物院室外電力線路(至室內閘箱)總長度約60公里,共有配電箱698個,本期監測100個。本次電力監測系統項目的建設,將完成電力監測基礎數據勘測、實時數據采集與傳輸系統建設、電力監測系統數據庫建設和電力監測可視化應用軟件系統建設,建立初步的電力監測體系。
          4.進展情況
          電力設施監測在完成了西配電和北食堂的監測試點后,2013年開始全面建設,2014年底完成。本次監測將監控至故宮所有一級閘箱,今后將逐步監控至所有插座。
        關鍵詞: 建福宮 敬勝齋 義和

        建福宮

        建福宮,面闊三間,卷棚歇山頂,黃琉璃瓦綠琉璃瓦剪邊,帶周圍廊。前檐廊左右與抄手游廊相接,左右廊可通至第二進院。室內明間為寶座,東西次間為休憩之處。室內裝修為金漆描繪,紫禁城建筑中甚為少見,堪稱精品。乾隆皇帝贊其建筑“儉樸而不至陋,環境幽雅而匪遐。”

        敬勝齋

        敬勝齋,外觀九間,內分為東西兩部分,東五間與延春閣正對,兩側接游廊與閣相連。室內閣上有匾曰“旰食宵衣”。是對帝王廢寢忘食,勤于政事的贊譽。齋西四間偏于花園的西北角,為乾隆八年西墻西移后所添建。

        義和

        清代中晚期出售金銀首飾的私營商號。

        更多影像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春色|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 亚洲成a人片在线看| 亚洲国产午夜电影在线入口 | 亚洲AV网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亚洲国产精华液|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6080yy久久无码产自国产|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亚洲色图古典武侠|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在成人网在线看| 亚洲另类小说图片|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人成图片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国产亚洲精品激情都市|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瑟|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亚洲小说|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美妙 |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 亚洲狠狠综合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中日韩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亚洲av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妓女综合网99|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麻豆|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无码|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笫一页|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 亚洲人成综合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