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5日至7日,故宮研究院赴四川樂山,為即將開始的“故宮文物南遷樂山80周年紀念活動”開展調研及籌備工作,故宮博物院研究室王子林副主任、展覽部王戈副主任、故宮文物南遷研究所徐婉玲副所長、研究室段瑩參加此次調研工作,并與樂山市人民政府有關負責人進行座談。
樂山是抗戰時期文物南遷的大后方。1939年春,重慶面臨日軍轟炸的危難之際,存重慶、成都文物奉命緊急轉遷。經多方聯絡踏勘,故宮博物院勘定樂山安谷鄉為文物存儲地。自1939年7月10日至9月24日,9331箱文物經水路分27批相繼運抵樂山。
作為故宮文物南遷的主要存放地,樂山不僅存放文物數量最多,達16600余箱(占總數的99.5%),且存放時間最長,近8年2900多個日夜。在艱苦卓絕的戰爭歲月,樂山成為中華文明的庇護所,博物院職員和樂山政府、文化機構、知名人士以及普通民眾成為故宮文物的守護者,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記憶和感人的真實故事。故宮文物南遷是樂山地方歷史的重要組成,更是人類文化遺產保護史上的光輝篇章。
8月5日晚,調研組一行抵達樂山。在出發前,調研組一行針對樂山文物南遷展進行了長達三小時的討論,基本明確了展覽的主題和側重點,對展覽的形式也討論出了幾種可供選擇的方案設想。
8月6日,王子林副主任一行在樂山相關負責人的陪同下,赴樂山博物館、樂山大佛劇院進行實地勘察。樂山博物館坐落在岷江東岸,依山而建。展廳與山體融為一體,設計獨特,充分體現出自然景觀、文化遺產與人文內涵的結合。王子林主任一行勘察了展廳的展陳條件,對展廳的面積、采光等事項進行了詢問,最終確定了展廳位置,初步明確了展陳方案和展覽空間的設計構想。
圖1 樂山博物館及展廳
圖2 王子林主任一行勘察展場并與樂山負責人商談展陳事宜
樂山大佛劇院毗鄰樂山博物館,占地約2738平方米,可容納800余人,為可承載多種演出形式的多功能演藝中心。此次紀念活動中,我院原創話劇《海棠依舊》的演出將在這里進行。王戈副主任勘察了劇院的舞臺、燈光、幕布等情況,并與相關負責人商議了場地、設備等演出相關的細節。
圖3 樂山大佛劇院及劇場
圖4 王戈副主任勘察劇場設施
隨后,王子林副主任一行和樂山市人民政府有關負責人針對紀念活動的相關事項展開座談。雙方圍繞研討會、展覽和話劇演出的細節進行了磋商,就研討會的具體事項交換了意見,對文物、檔案復制的問題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方案,并對《海棠依舊》公益演出的設備運輸、票務、宣傳報道等問題進行了商討。
午后,王子林副主任因有事返京。調研組一行于當天下午踏勘了世界文化遺產樂山大佛景區。景區負責人對樂山大佛的歷史現狀、修繕保護等進行了講解。
8月7日,調研組一行踏勘了世界文化遺產峨眉山景區。峨眉為文物南遷的重要地點。景區負責人講述了峨眉山的歷史、宗教文化等,為調研組對文物南遷活動的籌備構想提供了更為豐富的背景資料。
此次調研,通過實地勘察及與樂山方的交流討論,基本確定了研討會、展覽和演出的具體事項,為紀念活動的籌備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