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故宮博物院研究室項坤鵬副編審應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邀請,做了題為《管窺9—10世紀我國陶瓷貿易的域外中轉港現象——以東南亞地區為焦點》的講座。講座以9-10世紀時我國海上對外貿易為大背景,聚焦當時我國瓷器外銷過程中在東南亞地區的域外中轉港問題,從爪哇海發現的黑石號、印坦和井里汶三條沉船出發,通過梳理相關文獻及考古材料,重點探討長期以來學界存在爭議的學術問題:1.域外中轉港究竟存在與否?2.如果存在,始于何時位于何地。在審慎分析論證的基礎上,認為9世紀前中期在東南亞可能并不存在我國陶瓷外銷域外中轉港;9世紀末,在黃巢攻掠廣州之后,中轉港才得以逐漸形成,其地點之一很可能是文獻記載的“箇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