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1日下午,故宮博物院與中國一汽紅旗品牌在故宮建福宮花園敬勝齋召開了紅旗故宮聯合創新實驗室揭牌儀式暨 “百年征程?共同獻禮——中國制造的復興之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賦能民族品牌”學術研討會。會議由故宮博物院副院長趙國英主持,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總會計師全華強出席并致辭,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一汽紅旗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海嵐以及雙方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揭牌儀式和研討會。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在致辭中表示,故宮作為曾經皇家的宮殿,是中國五千年文明的承載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匯聚地。中國一汽最重要的一個品牌就是紅旗,這是我們民族工業最靚麗的一張名片,希望這張名片能夠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氛圍下不斷的創新發展。故宮博物院與一汽紅旗品牌主動攜手,創新性的成立了“紅旗故宮創新實驗室”,搭建文化交流的平臺,讓方方面面的專家學者,通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挖掘,汲取創新的基因、創新的動力,為社會各界創新意識的培育、創新精神的弘揚、創新成果的推出做貢獻。
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致辭
故宮博物院趙國英副院長主持
中國一汽黨委常委、總會計師全華強在致辭中表示,以故宮為代表的中國文化對秩序、和諧、高雅、精美的探索,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因;紅旗品牌自誕生以來,就是將傳統文化融入汽車工業和品牌塑造之中的先行者,雙方從精神和血脈上緊緊相連、心心相印。此次聯合創新實驗室揭牌、啟動“紅旗H9+太和版”定制、召開“中國制造的復興之路”研討會,是雙方繼續深入合作的又一創舉,同時也為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再次獻上一份厚禮。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總會計師全華強致辭
接下來,故宮博物院研究室主任王子林代表紅旗故宮聯合創新實驗室,將實驗室一年來的工作情況和取得的成果做了匯報,開展了六項工作,取得了兩項重要成果,紅旗H9+太和版汽車的設計融入了“中和之比”傳統文化內涵,“故宮建筑文化在汽車工業上的應用探索”入選故宮開放課題重點項目,組織了多次就故宮文化與紅旗設計師的交流座談、并成功舉辦了第一屆“紫禁城建筑特點探論”論壇。隨后,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和中國一汽黨委常委、總會計師全華強共同為紅旗故宮聯合創新實驗室揭牌, 一汽紅旗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海嵐正式為“紅旗H9+太和版”轎車開啟定制。
故宮博物院研究室主任王子林發言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和中國一汽黨委常委、總會計師全華強共同為紅旗故宮聯合創新實驗室揭牌
會議現場
2019年,故宮博物院與中國一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啟了故宮與紅旗跨行業合作的篇章。2021年5月1日,由紅旗品牌捐資建設的故宮武英殿陶瓷館對外開放,贏得了各界觀眾和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隨著紅旗故宮聯合創新實驗室在故宮成立、紅旗H9+太和版汽車的推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賦能民族品牌、助力新時代民族工業發展又有了新的探索,雙方的合作邁入了又一個嶄新階段。雙方承諾,紅旗H9+太和版開啟定制后,一汽紅旗將拿出該型定制產品的部分利潤金額贈送給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將資金捐贈給脫貧支持地區,用于提升脫貧地區兒童的文化教育水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大好形勢下,為進一步實現共同富裕做一份貢獻。
隨后王旭東院長、全華強總會計師、趙國英副院長、王躍工副院長等一行參觀了紅旗故宮聯合創新實驗室。一汽紅旗造型設計院前瞻研究所主任吳文龍介紹了紅旗H9+太和版汽車與故宮文化融合的過程。王旭東院長表示,實驗室的成立,雙方能夠高效地進行文化交流,更好的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民族汽車品牌的制造中。全華強總會計師稱,實驗室是雙方合作的創新點,是紅旗對傳統文化的吸收和發揚。
王旭東院長、全華強總會計師、趙國英副院長、王躍工副院長等一行參觀紅旗故宮聯合創新實驗室
接下來的研討會由故宮博物院研究室主任王子林主持,來自故宮博物院、中國一汽紅旗造型設計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歷史學院、中國工業設計協會、魯迅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觹堂基金會等機構和院校的專家學者,就優秀傳統文化與民族品牌的復興之路、民族品牌復興、中國“制造”成就民族自信、中國“智”造、新時代的愛國情懷與中國文化的價值回歸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和充分交流。
故宮博物院研究室主任王子林
一汽紅旗造型設計院前瞻研究所所長丁楊峰指出,將實驗室落在故宮的目的就是讓設計師真正能夠走進故宮,學習故宮,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挖掘出來,然后再進行下一步創作轉化。期待通過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轉化,不僅在汽車行業,而且在制造行業內都能夠形成一種示范作用,將優秀的文化體現在更多為消費者服務的產品上面,不斷傳承、發揚光大。只有深入學習研究,具體實踐,再經過時間積淀才能高質量的轉化和應用,期待故宮紅旗實驗室未來產出更多的優秀成果。
一汽紅旗造型設計院前瞻研究所所長丁楊峰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尚剛指出,紅旗和故宮合作,是非常振奮的事情。工業設計產品和傳統文化結合起來,走在了時代前列,而且做出了很好的成績,可喜可賀。優秀傳統文化賦能民族品牌很重要,但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應不限于某個造型、紋樣或色彩,關鍵是要繼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中國工藝美術每一時代都是不一樣的,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時代特點。學習我們的文化精神,故宮宮廷建筑是一個方面,但是故宮藏品里還有很多非宮廷的,也是需要繼承發揚的。比如從宋代以來,中國工藝美術就形成了一種典雅的、含蓄的精神面貌,這也是我們傳統文化區別于其他文化的重要方面,怎么在汽車設計和內飾上體現這種文化,也比較大的挑戰,但我們要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不能老跟外面學。預祝故宮和紅旗的合作一定能成功。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尚剛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攝影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姚璐在發言中說,紅色是中國非常有代表性的顏色,所以與故宮特別搭配,雙方合作一定特別契合。小時候感覺紅旗轎車高高在上,好像離百姓特別遠,但是汽車工業發展到今天,重新拾起紅旗這個民族品牌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作為一個消費者來講,紅旗轎車的高大上或者雍容華貴的氣質,怎么能和老百姓結合起來?如果只是高高在上的車,可能依然像我小時候的感覺,還是遠遠的觸不可及的產品。如果今天的設計顏色和設計元素和老百姓搭界起來,老百姓對于故宮的皇家文化和古典文化結合的認可,是否還得做一個深入的市場調研?可能普通百姓對這個更感興趣。設計結合,不是簡單地運用一個紋樣,重要的是看它們能不能變成化學反應,而不是物理反應。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攝影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姚璐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研究生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王選政指出,汽車是舶來品,在故宮談汽車這個話題格外有意味,因為所有汽車的制造標準、設計標準、營銷的方法、話術都是西方制定的,就意味著我們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做的是追趕工作。而紅旗和故宮的合作,也印證了我們的汽車設計到了建立自己的設計標準的時刻了。因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創新試驗場,我們有了更多的機會,我們又要重塑我們的文化自信,這個時候怎么樣來做變得非常重要。對于任何一個做汽車設計的人來說,這都是在建立自己中國汽車設計標準過程當中最嚴峻的一個挑戰,需要大家共勉。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研究生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王選政
魯迅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院長薛文凱指出,今天進到故宮以后,懷有深深的心理敬畏感,因為故宮離我們日常生活還是有一定的距離,如果紅旗走進來打造一種沉浸式的體驗,設計師深挖中國文化內涵,雙方深層合作是一個非常好的范例。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在青年,民族品牌的復興是一個大趨勢,引領新時代青年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一步激發愛國之情,也是民族品牌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民族品牌通過東方美學激發出青少年心中強烈的愛國情緒和民族自豪感,產生強烈的民族文化自信。建議紅旗、故宮以及其他院校,把設計內涵挖掘得更深一點,活力更強一點,故宮一些專家給紅旗的設計師講課,也可以讓其他院校相關專業的師生來聽一聽,更利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內涵的傳播。或者再加上互聯網線上的一些傳播,這樣意義更大。
魯迅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院長薛文凱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陳冬亮指出,制造業現在特別提倡服務型制造,就是基于制造的服務和基于服務的制造,實際上現在制造業不是簡單地賣制造設備了,像美國的制造業60%都是服務,都是圍繞著制造做服務,像今天發布的定制就屬于服務,而且屬于工業互聯網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定制化服務。而服務最重要的內涵是文化,服務型制造和故宮的文化有機結合起來,這是一個時代的選擇,也是一個未來的發展趨勢。現在大家都在研究無人駕駛轎車,無人駕駛轎車和現在轎車發生質的變化,國家也出了標準。現在無人駕駛疏于制約,國際上無人駕駛都是算力不夠、場景不夠、硬件太高,所以無人駕駛的轎車,為文化內容的傳播提供了一個無限的發展空間。故宮和紅旗都是響當當的品牌,這兩個品牌的結合,特別符合現在新的發展格局下創造自身品牌的趨勢。北京也在做首發經濟,國產品牌占70%,國際品牌占20%。從這個角度來講,為故宮和紅旗創造更多民族品牌,從而在發展新格局中發揮作用提供了特別好的機遇,同時也是一個挑戰,應該更注重內涵、品質以及發展趨勢。這是一個文化和制造業的示范,希望故宮和紅旗的合作不要成為最后的經典,是經典的開始。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會長陳冬亮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 、博士生導師、《美術館》雜志主編張子康指出,故宮是精致文化的集聚地,每一個細節都做得特別到位,這也是中國做一個品牌的精神所在。雖然故宮有豐厚的傳統文化,但傳統文化更多的是那個時期創造力的最高點,從這個角度來看,汽車一定要做出高峰來,才能和故宮這樣的文化真正相符。在藝術創新領域挖掘傳統文化的內涵,如果這個傳統文化在當下產生不了新意和價值,這個挖掘是無效的。簡單地用一種東西將一個傳統文化進行復制沒有效果,要靠民族文化支撐,在一個新的環境,靠新的精英人才來推動的。我們的傳統文化與我們自身的基因,其實都緊密聯系著,比如對奢侈的把玩、對人的舒適感都可以玩到極致。一方面從人的本體做研究,一方面從文化的基因上做研究,更多地創造一個新價值。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 、博士生導師、《美術館》雜志主編張子康
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陳琦指出,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而且文化豐富多元的國度,它要落實到具有工業化非常強的標志性的車上,它的對接非常有意思。車從某種角度上來講,既是我們每個人所密切聯系的交通工具,但其實也是一個移動的媒介,不僅體現了一個國家的制造能力、科技水平,也是重要的文化載體。紅旗和故宮來攜手合作,強強聯合,制造中國氣派的產品,特別符合當下文化自信。尤其是H9的造型,能夠感受到新時代的氣息,這個時代要有這個時代的面貌,從傳統能夠進得去,同時也能夠出得來。最后的產品不僅要好用,還要非常好看,能夠體現文化的精神和價值。
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陳琦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歷史學院副院長劉強指出,紅旗汽車有四大主打系列,L系列是至尊版的代表,太和殿作為故宮內最重要的建筑,雖然很高大,但是對于使用來說是否特別合適?而乾清宮在中國建筑中的地位非常高,匾額是正大光明,與至尊系列的契合度比較高,有沒有可能在視覺藝術、從藻井的角度以及文化思想的傳播、匾額的內容進行設計。S系列是跑車,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主旋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沒必要每時每刻都處于高昂的斗志、打雞血的狀態,奮斗的時候需要奮斗,放松的時候需要放松,S系列不妨用交泰殿的藻井圖案,匾額“無為”或許也有所契合。H系列是主流車,倦勤齋的通景畫和屋頂非常具有藝術感,不防把這個圖景用在H系列車當中。Q系列是高級商務車,故宮養心殿雖然不在中軸線上,但是依然很重要,匾額是“中正仁和”,他的寓意對于從業人員以及商務車的定位都是十分契合的。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歷史學院副院長劉強
天津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王成福指出,無論做文化產品,還是做科技產品,還是做出行產品,將來面對的都是新興人類。而中國是未來創新最活躍的國度,同時趨年輕化也在快速崛起,哪怕七八十歲,也有年輕人的狀態。另外,數字時代的高速迭代,從之前的移動互聯網,到區塊鏈,再到現在特別火的元宇宙NFT,國潮快速崛起。國是傳統,潮是創新,所以在理解、尊重傳統的基礎上,創新也同樣重要。無論是高端工業制造,還是高端智慧制造,除了尊重傳統和尊重文化,也要同樣擁有一顆年輕的心。中國變成前所未有重視文化自信的國家。傳統文化復興已經逐漸成為潮流,高品質生活離不開文化消費的共振,還有紅旗提出來的中國是新高尚精致主義,就是傳統與創新,就是故宮與紅旗的聯合創新實驗室的合作模式。紅旗不僅僅是一個汽車品牌,而是中國汽車工業的代表,還是一個豐碑,一個夢想,一個旗幟。這是大國重器、家國資產、民族精神、時代記憶、紅旗成就、紅旗未來。
天津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王成福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院長胡鈺指出,當故宮文化成為紅旗轎車的設計靈感,當紅旗轎車成為故宮文化的傳播載體,這兩者的有機融合,的確帶給人們極大的沖擊力,帶有示范意義,將來對于中國文化發展、工業發展都會有極強的引領性。中國制造的復興有三個因素:一、龐大的中等收入人群,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有4億左右;二、青年人群的興起,原來大致統計90后人群也有4億,這兩個4億的人群是中國制造復興的重要人群,是我們要關注的消費力;三、深厚的傳統文化,這是取之不盡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賦能民族品牌,讓傳統文化成為符號設計之源,成為工業制造品的思想文化之源,體現中國的智慧。故宮與紅旗兩個品牌在一起,確確實實創造一種新的傳播可能,當代企業傳播、品牌建設,越來越強調非功能因素傳播,情感因素的傳播,人文化的傳播,未來更多的工業品成為文化品,更多的文化品成為工業品,中國的工業強國、文化強國就指日可待了。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院長胡鈺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彭鋒教授指出,傳統美學的當代性也挺強的,要找一個角度怎么把它轉化。今天看紅旗H9很震撼,還是從當代藝術角度來說,其實設計里面各種可能性基本上被窮盡,功能性限制本來就在那里,因此要從硬件的設計走向軟件的設計,做成一種生活方式,中國特別強調氣氛營造,設計師有可能從車本身往外再考慮一下與城市、道路、人群的關系,打開一些思路。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彭鋒教授
故宮博物院器物部副主任徐巍指出,以陶瓷為例,它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結晶,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中國古代陶瓷器本身天然帶有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元素,無論品種、造型、顏色還是花紋各個方面都能體現出來。一汽紅旗這個品牌,作為一種現代工業化的產品,也可以從這些元素里面汲取、借鑒、吸收、利用,把它融合在產品當中。比如青花品種,它的顏色、花紋都是大家非常喜愛的傳統元素,可以研究如何能夠和汽車設計融合在一起,體現出傳統和現代的完美結合,將來對汽車品牌發展都非常有利。
故宮博物院器物部副主任徐巍
故宮博物院宮廷部副主任郭福祥發言中,首先給大家展示了三個品類的故宮鐘表。他指出,故宮和一汽的合作,實際上有很多的方面可以深入挖掘、探討,以中國清代制造的鐘表為例:首先,它們有共同點,都是來自于西方的技術,到了中國創作了豐富多彩的中國特色的產品。汽車里面的機械也是來自于西方,但是紅旗車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內涵。其次,清代鐘表里面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成功的地方在于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融合在機械制造里面,從外觀、各領域的運用,被當時所接受;但是也有失敗的例子,由于對于西方的機械精度、密度等科技鉆研不夠,誤差很大,計時并不太準確。從故宮鐘表制造的例子來看,或許能夠探索故宮和一汽未來合作的方向和定位。
故宮博物院宮廷部副主任郭福祥
北京大學中國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觹堂文化基金會會長陳冠洋指出,大多數藝術家遵從一個美學,就是中國的傳統精神,現在年輕人能夠喜歡讀懂的語言,國際上能夠看得懂的語境,能夠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精氣神的魅力。中國人從建筑、到家居,到生活方式衣食住行很多都是與數字有關系的,比如魯班尺不是一個尺子,是三種尺,有量建筑的尺子,有量家具的尺子。用西方的技術,做出自己的中國精神,機理是來自于像中和之比一樣的不斷的數字探究,不僅僅是外形的數字,可能在工業設計上的數字,包括在舒適感上的數字比例上,都是以人為本,使用符合新時代審美方式的定制。文化自信就是生活方式的自信,衣食住行就是文化,出行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紅旗轎車在路上走,可以傳承一種情懷,體現中國制造的數字美麗。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能化,中國的智慧就像魯班尺一樣,需要探究更多的中國智慧,表達更有格調的,更國際化的,更有年輕人喜歡的新美學。
北京大學中國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觹堂文化基金會會長陳冠洋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文化遺產學系系主任陳捷指出,作為整個設計行業,不管是工業產品或者建筑設計而言,是具有多重屬性的系統工程:一、工業化的產品有著使用的強烈功能性。二、有市場消費品的經濟性,還有個人選擇的自由度。三、可以上升到藝術品的層面。建筑設計行業里有三原則:實用、經濟、美觀。在未來的紅旗品牌延續以及傳統文化的汲取運用中,這三條肯定要綜合考慮的,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文創產品,要以中國傳統文化為積淀。紅旗本身就是一個文化遺產,不管是IP,還是本身品牌,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幾十年的工業化歷程形成的深厚的文化遺產,在此基礎上要打造非常獨特的民族風格,具有強烈的可識別性。故宮有條件也有基礎為紅旗提供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設計資源,相信未來一定能看到更多好的合作成果。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文化遺產學系系主任陳捷
故宮博物院研究室副主任于慶祥向大家報告了“清前期軍制中的八旗要素”,他通過大量精美的圖片,展示了鴉片戰爭之前清朝軍隊旗幟的顏色、形狀、紋飾等各種設計元素,以及皇帝的大閱盔甲、武器,御前侍衛、八旗部隊的調兵、駐防、獻俘等軍事行動中的各種八旗設計元素,為汽車設計師們提供多元化的思路。
故宮博物院研究室副主任于慶祥
故宮博物院研究室主任王子林最后做了總結:一、這是一次成功的研討會,各位專家都從不同的專業角度,暢談了汽車與傳統文化的共融關系,讓汽車承載更多的古代優秀傳統文化元素,開拓新的發展空間,走出一條新路。二、優秀傳統文化賦能民族品牌,主要體現在文化自信的確立以及新東方美學的興起。汽車不僅僅在于它的性能方面,經過文化賦能之后,特別是傳統文化在當下的轉化,可以成為個人品位、氣質、文化修養的體現。它不僅是民族文化自信的體現,中國傳統精神和當代語言的表達,也能夠成為時尚的代表。三、傳統文化賦能民族品牌,更重要的是精神,自我創新精神、自強不息的精神,有了這些精神,就能夠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汽車來。
與會專家暢所欲言,紛紛就故宮紅旗合作發表自己的真知灼見。大家一致認為,紅旗與故宮的合作一定能夠為民族品牌賦能,使民族品牌插上理想的翅膀,飛得更高,飛得更遠,研討會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研討會現場
與會專家領導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