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文化部直屬事業單位。它是在明、清兩代皇宮及其藏品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故宮舊稱紫禁城,是中國現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偉的古代宮殿建筑群。1961年,故宮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入選聯合國教
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故宮博物院被列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是世界上接待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之一。
作為我國重要的研究型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故宮博物院依托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180萬余件(套)文物藏品和占地112公頃的古建筑群,承擔著保護、研究、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歷史使命。故宮博物院的研究內容廣泛,包括各類文物的收藏、保護、展示和研究;古籍文獻的整理保護與研究;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掘、整理、保護與研究;古建筑保護、修繕與研究;博物館數字化建設與研究;文化遺產保護與博物館學的研究;文物科技保護的研究等。同時,還開展對外展覽、公共教育、文物修復、國際學術交流、文化產品開發等方面工作。
2013年,故宮博物院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申請獲得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批準(【2013】61號)。本年度即擬招收博士后人員,具體如下:
一、招收條件和人數
(一)招收條件
1.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遵紀守法;
2. 近兩年內在國內、外獲得博士學位,或將于2014年7月畢業的博士,或由其他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工作站)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員,品學兼優,身體健康,年齡一般不超過40歲。
3. 具備全脫產在本站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條件。
(二)招收人數
本工作站2013年擬招收1名博士后研究人員。
二、研究領域與合作導師
(一)研究領域
古文獻學,包括:甲骨文獻、金文文獻、石刻碑帖、明清尺牘、明清檔案、古籍圖書、敦煌吐魯番文獻文物等。
(二)合作導師
1.
王素:男,1953年出生。研究館員,
故宮研究院古文獻研究所所長,故宮博物院
學術委員會委員。兼任北京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兼職教授,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理事,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常務理事,美國唐研究基金會學術委員,“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程”修纂委員會委員,“全國古籍保護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生導師。
主要學術專長為漢唐歷史研究與出土文獻整理研究。現主持201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新中國出土墓志整理與研究”,任首席專家。曾參加或主持、主編的出土文獻整理著作多達50余部,個人出版專著14部,發表論文、書評等各類文章400余篇,成果多次獲獎。
2.
任昉:女,1956年出生。研究館員, 主要學術專長為明清歷史研究與出土文獻整理研究。兼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生導師。
現參加201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新中國出土墓志整理與研究”,任執行主編。1999年至2009年參加國家文物局項目《新中國出土墓志》的整理及編審,任項目執行主編。參加出版的出土文獻整理著作2部20冊,專著4部(含合著),個人發表論文及書評等40余篇。《新中國出土墓志》(全10卷19冊)榮獲2009年度全國優秀古籍圖書獎一等獎、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
三、招聘流程
(一)報名
申請者按要求填寫《故宮博物院博士后研究人員報名表》,并于
2013年11月30日之前發送至ggbwybsh@163.com,郵件標題請注明:姓名—博士后申請。
(二)初審
本站將根據《報名表》對報名者進行初審,12月10日前通知初審合格者與合作導師溝通,確定參加面試人選。
(三)面試
本站將組織統一面試,擇優錄取。面試時間另行通知。參加面試前應提交以下材料:
1.《博士后申請表》一式三份(在中國博士后網站http://
www.chinapostdoctor.org.cn/通過“博士后進出站”全國博士后交互式網上辦公系統填報相關內容并打印);
2. 表明研究能力和學術水平的成果證明(如獲獎、鑒定、專利證書、博士論文、學術論文等);博士學位證復印件(或通過博士論文的有關證明材料)二份;
3. 本學科兩位博士生導師推薦信,一式三份(在中國博士后網站http://
www.chinapostdoctor.org.cn/下載);
4. 培養單位對申請人的全面鑒定意見;
5. 如申請人為再次進站者,需提交以前在站經歷評價材料和博士后證書復印件;
6. 如申請人為留學博士,還需提供我國駐外使領館的推薦意見;
7. 身份證復印件。
上述材料恕本站不再退還。
(四)進站
通過面試者,本站將通知進站。進站時需提交博士學位證書原件、身份證原件、結婚證書原件、獨生子女證書原件和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的體檢證明。
四、聯系方式
電子郵件:ggbwybsh@163.com
故宮博物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十二日
請在相關附件中下載故宮博物院博士后研究人員報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