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拓本知識與清宮御書處鐫碑刻帖案例解說——“古梅講壇”第四講
        碑帖拓本知識與清宮御書處鐫碑刻帖案例解說——“古梅講壇”第四講
        碑帖拓本知識與清宮御書處鐫碑刻帖案例解說——“古梅講壇”第四講
        時間:2024-11-18

        2024年10月25日上午,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尹一梅老師作題為“碑帖拓本知識與清宮御書處鐫碑刻帖案例解說”的專題講座。尹一梅,1980年供職于故宮博物院,先后在保管部、古書畫部、研究室從事碑帖保管、鑒定、陳列與研究工作。從師馬子云先生,參加了整理、鑒定故宮庋藏碑帖及為地方博物館鑒定碑帖工作。長期從事碑帖研究,擔任《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懋勤殿本淳化閣帖》《石渠寶笈精選配圖版·故宮博物院碑帖卷》主編。發(fā)表了《談<淳化閣帖>“銀錠紋”問題》《浙圖藏閣帖和<懋勤殿本>閣帖》《清御書處鐫碑刻帖事務(wù)述略》《<三希堂法帖>刊事雜考》《<敬勝齋法帖>考》《“正大光明”匾辨析》等研究性論文五十余篇。多次應(yīng)邀參加香港中文大學(xué)、澳門博物館、文物出版社組織的碑帖、書法史論國際研討會,并在會議上宣讀論文。參加了香港研究資助局贊助、香港中文大學(xué)文物館的“宋拓《淳化閣帖》綜合研究”計劃等科研課題。主持了故宮博物院“朱翼盫先生捐獻文物精品展”“蘭亭珍拓展”等碑帖部分展覽。


        主講人尹一梅老師


        該講座為“古梅講壇”第四講。故宮博物院古梅計劃得到香港賽馬會全力支持,公益慈善研究院獨家捐助,在此特別鳴謝!


        此次講座由故宮博物院故宮學(xué)研究院研究館員楊麗麗老師主持,故宮博物院故宮學(xué)研究院主辦,故宮學(xué)研究院、數(shù)字與信息部承辦。講座在故宮文化資產(chǎn)數(shù)字化應(yīng)用研究所(數(shù)字所演播廳)舉行,來自院內(nèi)外50余名聽眾現(xiàn)場聽取了講座。


        講座現(xiàn)場


        講座伊始,尹老師首先介紹碑帖的基礎(chǔ)知識。碑帖雖作為一個詞匯使用,但碑和帖是有嚴格區(qū)分的。原始的碑,主要是在宮廟中拴牲口、看日影識陰陽,或者下葬時使用。帖,包含的內(nèi)容廣泛,五代北宋以后刻于石木之上以供傳拓的是刻帖。傳拓的拓本亦稱為帖或法帖。


        碑多為長方形的立石,重在金石學(xué)價值和書法藝術(shù)。帖通常是橫石,內(nèi)容是刻帖者認為值得留傳、推廣的書跡,重在書法價值。碑帖并稱是從研習(xí)書法角度著眼。


        碑帖拓本又被稱為“黑老虎”,主要是因為其顏色黑、價值高、分量重且制假手法多樣,容易“傷人”。


        碑帖是歷史資料、文學(xué)資料、文字學(xué)資料的載體,同時具有書法價值和石刻研究價值。碑帖也有相當?shù)慕?jīng)濟價值,如唐代虞世南所書《孔子廟堂碑》的原石拓本,在宋代就“千兩黃金”也難買到了。清乾嘉時期,金石考據(jù)學(xué)大興,碑帖拓本為文人墨客推重,價格有時高于其他類藏品,用書畫名作交換碑帖拓本的情況也時有發(fā)生。


        接下來尹老師講到碑帖的分類。碑刻主要包括刻石、碑、墓志、摩崖、石闕、造像題記和石經(jīng)等。刻帖分為叢帖和單帖。


        刻石,即漢代之前的石刻,也稱為“碣”。現(xiàn)在流傳下來著名者有戰(zhàn)國(秦)石鼓、《泰山刻石》《瑯琊臺刻石》等。


        石鼓


        碑刻,從內(nèi)容上講分為墓碑、功德碑和記事碑三種。墓碑,主要記載死者祖宗家事、個人品德和生前事跡等,如漢《張壽碑》《尹宙碑》等。功德碑,主要為碑主歌功頌德,如東漢《敦煌太守裴岑記功碑》。記事碑,通常立于宮殿、廟宇、石塔、橋梁等建筑前,記述其興建因由、何人主持、建造過程、規(guī)模程度等等,如隋《龍藏寺碑》、唐《九成宮醴泉銘》等。現(xiàn)所見最早的碑刻拓本是敦煌藏經(jīng)洞中發(fā)現(xiàn)的唐太宗李世民的《溫泉銘》,同時還有歐陽詢《化度寺邕禪師舍利塔銘》和柳公權(quán)《金剛經(jīng)》等。


        墓志,是為表達對亡人的哀悼和懷念,埋入墓壙的石刻。以前認為建安十年(205)曹操下令禁止厚葬立碑,晉武帝咸寧四年(278)下詔重申碑禁,因此把刻石埋到地下從魏晉開始。現(xiàn)有出土的《賈武仲妻馬姜墓志》(延平元年,106)等為證,可知漢代已經(jīng)有埋幽的習(xí)俗。


        摩崖,在漢代內(nèi)容多是記敘修通棧道的,如《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西狹頌》等。唐宋后,多為山水佳景處的詩人題詠、題名。


        石闕,興盛于漢,是宮殿、祠廟和陵墓前的建筑物,有單闕、雙闕、子母闕等。闕是建筑中的裝飾,一般刻有銘文,記官旨記官爵、功績及重要事情等。也有為表達對山神的崇拜而建的石闕,如“嵩山三闕”(太室石闕、少室石闕、開母石闕)。


        造像題記,一般附刻于石窟佛龕的預(yù)留之處,內(nèi)容通常是表達造像者祈福消災(zāi)的祈愿。以龍門石窟的“龍門二十品”為代表。其書法兼隸楷二體神韻,端莊大方、剛健質(zhì)樸,是北魏時期書法藝術(shù)的精華。


        龍門二十品之始平公造像記


        石經(jīng),是刻于石上以便流傳的儒家經(jīng)籍和釋道經(jīng)典。漢時《周易》《尚書》《詩經(jīng)》《儀禮》《春秋》等先秦經(jīng)典因輾轉(zhuǎn)轉(zhuǎn)抄,多有謬誤。東漢熹平四年(175),漢靈帝在蔡邕等人建議下,訂正各經(jīng)文字,刻石立在洛陽太學(xué)前,以供取正,即為我國最早的官定儒家經(jīng)本——《熹平石經(jīng)》。


        刻帖按照編輯體例,可分為叢帖和單帖。叢帖是將多人的書跡、信札等收集起來鐫刻,如《淳化閣帖》《大觀帖》《群玉堂帖》《三希堂法帖》等等。單帖則獨立成篇,如《蘭亭序》《洛神賦十三行》《麻姑仙壇記》《千字文》等等。


        有人將“碑帖”涵蓋內(nèi)容擴展,認為凡能拓下來的錢幣、金石拓片(青銅器銘文、立體器形、瓦當、硯臺、玉器)圖案等皆屬于碑帖,其實這與金石學(xué)家界定的“碑帖”有區(qū)別,只是拓本而已。


        接下來尹老師介紹制作碑帖拓本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碑帖拓本的墨色分為濃墨和淡墨。拓法分為撲拓和擦拓。濃墨拓通常用撲拓手法,“烏金拓”黑光閃亮,可鑒人影,就是濃墨拓的一種。淡墨拓,撲拓、擦拓均可。“蟬翼拓”著墨清淡而均勻,如“淡云籠月”,是淡墨拓的一種效果。


        烏金


        碑帖的上石方式分為書丹上石和摹勒上石。前者是書者寫朱字于石上以備鐫刻,宋元以前碑刻多用此法。后者是將碑文書寫于紙上,然后用透明紙復(fù)寫,再釘朱,最后刻石。


        接著尹老師講到關(guān)于碑帖鑒定的內(nèi)容。碑帖拓本有重刻、翻刻、偽刻。重刻是明著告訴別人此碑或帖是重新鐫刻的。翻刻,主要是因為真本稀少,因此翻刻拓出,甚至故意做舊以充真本。偽刻則是帖鋪子為賺錢而偽造之本。


        碑帖鑒定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比勘。通過對不同拓本的石花、文字進行比較,鑒定真?zhèn)魏驮缤怼H纭抖鄬毸返乃瓮嘏c翻刻,宋拓本用筆豐厚遒美,铓鎩宛然,翻刻則臃腫無神;細節(jié)處宋拓“趙思偘”的“思”字有牽絲,翻刻則無牽絲。


        《多寶塔》宋拓


        圖片 6-YHyXStsaM260.jpg

        《多寶塔》翻刻


        避諱是碑帖鑒定的另一個重要依據(jù)。碑帖中的避諱可分為原刻避諱和后改避諱。原刻避諱是在書寫時就將要避之字缺筆或空字處理。后改避諱是刻石、帖版鐫畢后,后人根據(jù)當時的避諱需求再增添、改動避諱文字。如唐永徽四年(635)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中“垂拱而治”的“治”字缺末一橫筆,避高宗李治諱。至清康熙年間,“治”字添刻末筆,同時為避康熙帝玄燁諱,又將“玄”字的末點磨去。原刻避諱可斷定鐫刻的年代,后改避諱可斷定添改的年代及拓本的最早年代,對考證都有很大幫助。


        在碑帖版本研究中,甚至刻錯了也是考證依據(jù)。如《真賞齋帖》火前本袁泰刻跋的第10行和第11行文字鐫刻顛倒,火后本將兩行位置更正過來。后世可據(jù)此判斷拓本的早晚。


        講座的最后一部分是清宮御書處鐫碑刻帖案例解說。尹老師講到,故宮收藏有碑帖拓本近3萬件,其中有5000余件是1949年以前故宮收藏的,絕大部分是清代宮廷的拓本。清宮收藏的宋、明拓本較少,清代宮廷御制與大臣敬獻的當朝拓本占絕大多數(shù)。


        清代宮廷御制拓本,刻帖、詩文、訓(xùn)諭、聯(lián)句、佛經(jīng)、佛偈、佛像等占多數(shù),主要用于陳設(shè)、頒賜。清代宮廷鐫碑刻帖由內(nèi)務(wù)府下屬的御書處辦理。御書處位于南熏殿西側(cè),下設(shè)刻字作、墨作、裱作和墨刻作,有工匠一百余人。


        清代帝王喜好刻帖,故宮收藏的各種叢帖、單帖及聯(lián)句詩、御制詩文等有幾百種,其中清代宮廷鐫刊的叢帖有20多種。其中《三希堂法帖》是乾隆時期鐫刻較早的一部大型叢帖,有些刊刻中的成例是由此部帖開始的。


        乾隆十二年(1747)高宗特諭,由梁詩正、汪由敦、蔣浦等大臣從內(nèi)府編纂的《石渠寶笈》一書中選取了魏晉至明末一百三十多位名家的三百多件作品,題跋二百多段,印章一千六百余方,鐫刻了大型叢帖《三希堂法帖》。刻帖完工后,乾隆十八年(1753)在北海建造閱古樓將帖石嵌入。


        尹老師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在《三希堂法帖》的鐫刻過程中使用有油條。油條即從墨跡底本上雙鉤下來的字樣,附在石頭上“釘朱”,由此將字跡印在石版上用以鐫刻。所用之紙先涂上一層蜂蠟,用熨斗烤勻,紙質(zhì)變硬后如同經(jīng)油浸過。為雙鉤和上石時方便,經(jīng)常將紙裁成條狀,故名“油條”。施力“釘朱”上石的油條,會有損壞,以往刻石完成后要拓出一份拓片與墨跡對照,如有不妥處再修正石版。但《三希堂法帖》選用了大量歷代名家書跡,這些宮中寶藏不宜取出用于核對,因此大臣上折擬再鉤油條一份,以備核對之用。檔案資料可以證明,首次雙鉤油條的人員,是懋勤殿寫字優(yōu)秀的大臣。有些油條,特別是大型叢帖,會有備份,備份油條由御書處管理的人員照第一份油條摹出。


        《三希堂法帖》的油條現(xiàn)已無處覓尋,現(xiàn)有的實證是刻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的《欽定重刻淳化閣帖》的油條。《欽定重刻閣帖》的油條,可以證明清宮鐫刻的大型叢帖,尤其是集前人墨跡而刻的,由《三希堂法帖》開始,鉤有兩份油條。《三希堂法帖》“油條”備份對清宮鐫碑刻帖有開創(chuàng)性意義。


        油條實證


        《三希堂法帖》鐫刻后有改動,如卷十八的尾部刻有一段大臣彭元瑞奉敕題跋趙孟頫書《衛(wèi)宜人墓志》。衛(wèi)宜人(1363)卒,此時趙孟頫已去世四十一年,可知《衛(wèi)宜人墓志》的趙孟頫名款為后人妄增。彭元瑞題跋的時間為乾隆五十七年(1792),但并非有此跋的拓本就是乾隆五十七年(1792)以后所作。和沒有彭跋的版本對比可知,卷十八末帖《歸去來辭》的最后兩行連同彭元瑞題跋都是重新鐫刻的。


        北海閱古樓的《三希堂法帖》帖石現(xiàn)共四百九十五塊,其中包括乾隆帝的《三希堂法帖序》、“煙云盡態(tài)”題字、甲戌題詩、跋尾、大臣職名等。但故宮藏清宮遺存拓本并沒有“煙云盡態(tài)”題字和甲戌題詩,也沒有花邊裝飾。這些應(yīng)為道光十九年(1839)修整閱古樓時加刻的。清代宮廷鐫刻的大型叢帖的增刻、補刻和替換現(xiàn)象,不僅見于《三希堂法帖》,《敬勝齋法帖》以及康熙時期鐫刻的《懋勤殿法帖》也是如此。


        道光時加刻后的《三希堂法帖》


        講座完成后,故宮學(xué)研究院研究館員楊麗麗老師對講座進行了總結(jié)和點評:聽罷講座,強烈感受到碑帖傳拓實踐對于碑帖研究的重要性,就像書畫鑒定離不開書畫實踐一樣。通過傳拓實踐,可以深入地體會每一件碑帖中的用心之處。本次講座首先全面介紹了碑帖的基礎(chǔ)知識,包括碑帖的分類和代表作品,研究和鑒定碑帖的基本方法。第二部分以《三希堂法帖》為研究個案,介紹了清宮內(nèi)務(wù)府御書處鐫刻碑帖的各項事務(wù)和程序。比如鐫刻大型叢帖時使用的油條、石料的選擇以及相對應(yīng)的活計檔等等。我們從中可以了解到清代宮廷對于碑帖的重視、保護、利用以及帝王的喜好。這項研究個案將文獻考據(jù)與實物相結(jié)合,充分體現(xiàn)了故宮博物院的研究特色。在碑帖的個案解讀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碑帖具有多方面的學(xué)術(shù)價值和藝術(shù)價值,為文字學(xué)、文獻學(xué)、歷史學(xué)以及書法史等學(xué)科都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同時,碑帖研究也是一門綜合性的學(xué)問,需要具備多學(xué)科的豐富知識。這次講座還系統(tǒng)地展示了大量的文物圖片,使我們在聆聽的過程當中也享受到一場視覺盛宴,感受到了碑帖特有的既深沉古樸又生動鮮活的魅力。


        在現(xiàn)場提問環(huán)節(jié),聽眾就雙語或多語碑刻等問題與尹老師進行了交流。講座結(jié)束后,多位聽眾意猶未盡,紛紛上前和尹老師就其他相關(guān)問題繼續(xù)進行了溝通學(xué)習(xí)。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片|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GV天堂GV无码男同| 国产日本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国产| 亚洲13又紧又嫩又水多|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2020| 亚洲熟妇无码八V在线播放|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网站| 久久乐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久久乐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高清www777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亚洲AV无码无限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人成色777777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美国毛片亚洲社区在线观看| www.亚洲精品.com| 亚洲一级特黄大片无码毛片|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亚洲性天天干天天摸|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99亚偷拍自图区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18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亚洲综合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麻豆| 亚洲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在线亚洲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亚洲三级电影网站|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suv一区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