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未來 故宮的使命” 【故宮學人講故宮】第二期第一講
        “香港的未來 故宮的使命”
        【故宮學人講故宮】第二期第一講
        “香港的未來 故宮的使命”
        【故宮學人講故宮】第二期第一講
        時間:2022-08-15

          2022年8月1日下午,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作題為“香港的未來 故宮的使命”專題講座。該講座為“故宮學人講故宮”系列講座第二期第一講。“故宮學人講故宮”系列,是故宮研究院推出的專題系列講座,旨在為故宮學人搭建講好故宮故事、講好故宮所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術平臺。


          此次講座由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任萬平主持,故宮博物院故宮研究院和一汽紅旗聯合主辦,故宮博物院研究室承辦。講座在建福宮花園敬勝齋舉行,并于故宮博物院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視頻號同步直播,累計觀看人次近40萬。

        主講人王旭東院長

          講座伊始,王旭東院長講到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建成并向公眾開放,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在香港未來的發展中,故宮博物院承擔著聯合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使命。


          王旭東院長對故宮博物院的文化傳承和發展歷程作了介紹。紫禁城是600年前建立的一座龐大的皇家宮殿建筑群,歷經明清兩代24位皇帝。它的產生和發展,承載的不僅是600年的歷史,更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這座城的建造并非突發奇想,而是文化傳承的杰作,體現了國家管理者的精神追求。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故宮,它的壯美對每一個人來講都有不同的震撼。這樣一座城里還有豐富的館藏文物。作為中國最大的博物館,故宮博物院館藏文物超過186萬件套,種類齊全,最早的甚至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期。文物分為珍貴文物和一般文物,而故宮館藏文物90%都是珍貴文物,許多文物都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午門與金水河

          故宮博物院藏品首先來源于歷代皇家收藏承襲,這代表著歷代統治者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第二是清宮征集,即從民間征集的大量歷代書畫、器物等文物;第三是宮廷制作,這體現了皇帝的文化和審美,也彰顯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創造;第四是君臣作品,滿清統治者在治理以漢族為主的多民族國家過程中,對漢文化充分學習和尊重,同時吸收其他各民族文化,并留下傳世作品;最后是明清編撰的書籍及明清檔案,這是國家主導下的文化工程,為后世保存了文化傳統,《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石渠寶笈》等等皆是如此。

         
        歷代皇家收藏承襲

          故宮是多元文化匯聚融合之地,不僅是漢文化的傳承,也體現出多民族國家和不同地域文化在這樣一個場景中的匯聚。不同的宗教,諸如佛教、道教、薩滿教同時存在,還有城隍廟這樣并非宗教,但是體現漢文化信仰的建筑。在特定歷史時期,西方文化走進了這座城。除了在建筑上有所體現,還有很多的外國文物。這些外國文物,并非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而是文化交流而來,中華民族始終是追求和平的謙謙君子。


          王旭東院長還講述了故宮博物院的建院歷程。清帝溥儀遜位后,1914年政府和文化界人士為避免文物流失,在紫禁城前朝成立古物陳列所,開啟了將皇宮變成人民博物館的初步探索。1923年,太監為毀滅偷盜文物的罪證燒毀了建福宮花園。1924年,馮玉祥將軍借機將溥儀逐出紫禁城,清室善后委員會成立并對紫禁城的建筑和文物進行了嚴格細致的清理。在此基礎上,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曾經的皇宮變成了人民的博物館。隨后任命了27位故宮博物院理事,人員囊括黨、政、軍、文化和宗教界各方面的著名人物。


        1925年10月10日  故宮博物院成立


          故宮博物院開院定位是學術機構,專家學者對建筑和文物的價值進行挖掘闡釋,在此基礎上再加以保護和利用。1929年《故宮周刊》創刊,1933年《故宮日歷》出版。《故宮日歷》這一先賢們在學術出版領域進行的探索,在近90年后的今天已經成為故宮博物院重要的文化品牌。1933年,日本占領東北,北京危急。故宮有識之士為保全文物,進行了文物南遷,先到上海、南京,再向西遷。在南遷的過程中,幾乎沒有一件文物受損,這非常了不起。故宮文物南遷體現了故宮人的擔當,也展現了當時的政府保護文物的決心。在解放北京成立新中國之前,毛澤東主席專門作出指示,力求避免破壞故宮等文化古跡,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保護傳統文化的歷史責任感。1961年,故宮成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了全人類公認的文化瑰寶。

        《故宮日歷》(1933年)

          在建院90多年的歷程中,在李煜瀛、趙爾巽、王士珍,易培基、馬衡、吳仲超、張忠培、鄭欣淼、單霽翔等院長的帶領下,一代又一代故宮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完成了各自的歷史使命。故宮博物院光榮而艱巨的使命是以平安故宮、學術故宮、數字故宮、活力故宮為支撐,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和管理手段,真實完整地保護并負責任地傳承弘揚故宮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們的愿景是通過不斷努力,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將故宮博物院建成國際一流博物館,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典范,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引領者和文明交流互鑒的中華文化會客廳。

          結合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成立,王院長主要介紹故宮博物院與香港的文化交流歷程。歷史上,因清政府腐敗無能,香港被迫割讓給英國。1997年香港回歸,這是中華民族真正屹立于世界東方的重大事件。此后,內地加大了與香港的合作,文化領域首當其沖。2004年,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有《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60卷。故宮有著豐富的文物資源和學術資源,再加上香港同胞們了解祖國文化的愿望,故宮博物院多次赴香港舉辦展覽。2012年故宮博物院與香港康文署簽約,各類展覽進一步常態化。2017年,故宮舉辦第一屆“故宮青年實習計劃”,即香港青年來故宮實習。這一實習計劃現在仍在進行,越來越多的香港青年走進故宮,切實感受到中華文明的偉大。故宮還與香港文化機構聯合推進文物保護的國際性教育培訓機構的成立。故宮文化青少年科普圖書《我要去故宮》,也被改編為《探秘故宮》在香港出版。很多香港企業家、慈善家加入了故宮事業發展的行列,在景仁榜、建福榜上都有香港同胞的名字。隨著與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交流的不斷深化,彼此間的理解也不斷加強,這促成了建立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創舉。故宮博物院與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簽署了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合作備忘錄后,這一構想得到了中央政府的支持。習近平主席對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建設高度重視,并于2017年出席《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合作協議》的簽署儀式。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典禮

          中央政府高度重視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開幕。2022年6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和王旭東院長一同出席了開幕式。作為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的重要活動之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是中央政府送給香港民眾的文化厚禮。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開放,受到香港市民的熱烈歡迎,一票難求。七個開幕展,比較全面地呈現了紫禁城及其收藏的文物和承載的文化。“紫禁萬象”通過建筑、典藏與文化傳承來展現紫禁城這一特殊的場所;“紫禁一日”用原狀陳列的方式呈現清代的宮廷生活;“凝土為器”展示了故宮珍藏陶瓷,在展覽設計上將傳統文物與現代香港的設計完美結合;“龍顏鳳姿”通過展示紫禁城中重要人物的形象探求他們的精神世界;“器惟求新”是當代設計與古代工藝的對話,也是香港設計師與祖國傳統文化的對話;“國之瑰寶”展出了30余件故宮藏晉唐宋元書畫,是一次極為難得的書畫珍品展覽;“馳騁天下”通過對比馬這一題材的故宮和盧浮宮藏品開展中西文化的對話。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展覽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位置優越,并且僅用五年時間就建成。建筑融合了傳統建筑文化與當代設計理念,矗立在香港西九文化區。作為展示平臺和對話窗口,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以3萬平米的空間展示故宮文物,進行中華文明與其他文明的對話和交流。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也是朝氣蓬勃的文化機構,105名員工中50%以上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負責核心業務的研究策展部,博士占到一半以上。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中央提出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為核心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僅僅涉及到經濟,還包括社會、生態和文化全面的建設遠景。香港是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創新中心,現在又定位為中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不僅僅是一個3萬平方米的建筑,更是文化匯聚交流的平臺,它將集中展示故宮所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宮成熟的研究成果和經典教育活動,都將結合香港本土情況重新打造呈現。《故宮的時節》這類視頻課程,將以民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走進香港的千家萬戶。除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外,故宮還將和香港更多的文化機構和大學開展合作,通過交流合作來凝聚共識,加強香港人民對中華文明的認同。同時,還可以通過香港加強與世界其他地區的文化交流,了解和吸收其他文明的優秀成果,通過文化對話加強理解和尊重。只有充分發揮香港獨特的區位優勢,才能使其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擴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影響力的進程中可持續地發揮作用。


        合作教育資源:《故宮的時節》視頻課(24節)

          故宮博物院在新的歷史時期將肩負起新的歷史使命,為香港未來的發展,為大灣區的建設,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應有的貢獻,不斷地增強香港市民,尤其是香港青少年對祖國的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我們要以更加寬闊的胸懷,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吸收人類文明成果,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理念。


          講座結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任萬平進行了總結和點評,表示王旭東院長的講座從故宮的空間和文物載體的角度闡述了中華文明思想及其審美意蘊,梳理了故宮文物的源流,并介紹了作為博物館的故宮的成立和發展歷程。基于這樣的文化背景和歷史積淀,以及故宮和香港多年的友好合作,促成了建立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合作。講座中對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七個開幕展的提綱挈領的介紹,讓我們身臨其境般感受到展場新穎生動的展陳形式和豐富多彩的展覽內容。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是香港與內地共享中華文明發展成果,共同促進中華文明傳承,并對故宮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實踐成果。


        講座直播現場

          在互動環節,線上聽眾踴躍提問,有聽眾關心故宮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是否會聯合開發文創。王旭東院長認為香港是設計之都、創新之都,在開發文創上有很大優勢,但他們需要加深對故宮文物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才能開發出與時代緊密結合的文創產品。將來故宮文創會走進香港,香港文創也會來到故宮,雙方也將共同聯合開發。還有觀眾問故宮博物院如何支持學術研究的發展。王旭東院長回答說從建院以來一代代故宮學人一直將學術研究作為工作的核心。但僅靠故宮學人的力量去挖掘故宮承載的五千年中華優秀文化還遠遠不夠,所以故宮秉持開放的態度,向社會征集開放課題。故宮還將推出太和學者計劃,在讓故宮學者走出去的同時,也邀請海外學者走進故宮參與到故宮的學術建設中來。故宮還有英才計劃、博士后工作站、高校教師講習班等各類學術支持舉措和活動。故宮也期待廣大聽眾朋友們加入,不一定作為正式員工,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讓社會各界人士真正成為故宮學人大家庭的一員。此外,還有觀眾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年度展覽計劃、故宮APP線上游覽、故宮今年特展等相關問題與王旭東院長進行了交流。
        亚洲一卡2卡三卡4卡无卡下载|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 亚洲视频无码高清在线|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高清在线mv|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高清最新av网站| 亚洲AV一二三区成人影片|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砖码砖专无区2023| 亚洲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手机| 亚洲精品V天堂中文字幕| 亚洲最新永久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不卡亚洲| 小说专区亚洲春色校园| 亚洲妇女熟BBW|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仑| 亚洲入口无毒网址你懂的| 久久99亚洲网美利坚合众国| 亚洲视频日韩视频|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午夜无码毛片av久久京东热 |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 中文字幕精品三区无码亚洲| 亚洲AV成人片无码网站|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亚洲AV无码欧洲AV无码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秋霞|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免下载|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