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9日上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助理研究員呂其俊作了題為“土觀活佛世系在北京”的專題講座。呂其俊博士畢業于日本愛知學院大學文學研究科,研究方向為中國佛教,漢藏佛教比較研究。
該講座為“祥開萬象:故宮與西藏文物聯展”系列講座第二講。此次講座由故宮博物院研究室主任、王子林研究館員主持,故宮博物院故宮研究院主辦,故宮博物院研究室、宣傳教育部聯合承辦,旭日慈善基金特別支持。講座在故宮博物院故宮文化資產數字化應用研究所舉行,來自院內外50余名聽眾現場聆聽了講座。
主講人呂其俊老師
呂老師首先介紹了土觀活佛世系形成的歷史背景和歷史貢獻。15、16世紀衛藏政局風云變幻,新興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受到來自噶瑪噶舉派及其施主的直接威脅,為了緩解宗派發展壓力、擴大弘法地域,尋找有實力的施主成了擺在格魯派領袖面前的頭等大事。1578年,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1543-1588)應駐牧在青海湖畔的明朝順義王——蒙古土默特部俺答汗(1507-1582)之請,成功的與土默特等蒙古諸部結成了施主與福田的關系,拉開了格魯派在安多藏區乃至整個蒙古族地區的大規模弘法序幕。
土觀活佛世系起源于青海互助縣的佑寧寺,從第二世土觀活佛開始駐京供職,其中第三世土觀活佛·洛桑卻吉尼瑪(1737-1802)貴為清代駐京呼圖克圖,先后任安多藏區佑寧寺、塔爾寺、夏瓊寺堪布,弘法興教,貢獻卓著,是藏傳佛教史上著名的佛學家、史學家、文學家、政治家,博學多識,地位顯赫。歷史上的土觀活佛世系雖然不及達賴、班禪、章嘉、哲布尊丹巴四大格魯派活佛世系的影響力,但值得關注的是近現代以來,尤其是1900年以后,伴隨土觀三世活佛·洛桑卻吉尼瑪撰寫的《土觀宗派源流》《章嘉國師若必多吉傳》《佑寧寺志》等重要著作在全世界范圍內的推廣和普及,土觀活佛世系越來越受到了國內外學界、教界的廣泛關注。
講座現場
關于土觀活佛本生世系。土觀活佛世系最早起源于17世紀,據《安多政教史》記載土觀活佛本生世系為:菩薩額端羊卓青頸杜鵑的心傳弟子西吾達謝、瑪久拉仲的弟子托念散珠、扎官·卻吉多杰、止貢·世間怙主、咒師釋迦本、督那巴·貝丹桑保、那薩扎蒲巴、博聞者魯珠嘉措、木旺薩江欽保、支那秘書、洛桑拉丹、阿旺卻吉嘉措……其中,前十位當為追封,洛桑拉丹為第一世土觀活佛。《二世土觀傳》記載:“(一世土觀)為土人敬格爾地方望族李姓諸侯之后嗣。土觀之名,藏語為(村落)頭目”,故此活佛世系以“土官”為其名號。一世土觀·洛桑拉丹(?-1679)幼年出家佑寧寺,后赴拉薩投師四世班禪·洛桑卻吉堅贊(1567-1662)學習顯密經論,精通《釋量論》,譽滿四方,曾任扎什倫布寺的總然堅巴。二世土觀·阿旺卻吉嘉措師從二世章嘉·阿旺洛桑卻丹(1642-1714)剃度出家,學習顯密經論,后來入京供職,深得康熙皇帝之寵幸,以“土官”二字不雅為由,易“官”為“觀”。三世土觀·洛桑卻吉尼瑪才系天祝藏族,族屬扎底,本名洛桑丹貝尼瑪,出生于今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朵什鄉直岔村。
接下來,呂老師介紹了土觀活佛世系與達賴喇嘛世系、章嘉活佛世系交好之因緣等問題。因拉藏汗所立之六世達賴喇嘛·益希嘉措得不到三大寺眾僧侶的認可。1720年,康熙皇帝命廷信等率滿漢官兵自西寧進藏,冊封格桑嘉措為第六世達賴喇嘛(實為第七世達賴喇嘛),命二世土觀由北京出發隨軍進藏冊封,并且給五世班禪送去了敕印,宣讀了敕書,直到1722年方返回北京。三世土觀之所以與貴為國師的三世章嘉·若必多吉因緣深厚,并得到他的照顧,要追溯到二世土觀·阿旺卻吉嘉措與二世章嘉·阿旺洛桑卻丹(1644-1715)和三世章嘉·若必多吉的駐京供職和彼此之間的關系。二世土觀被認定以后,從二世章嘉出家受戒,取名阿旺卻吉嘉措,頗得二世章嘉之器重,并且教其學習佛經。鑒于二者的師徒關系,二世土觀進京供職應該得到了二世章嘉的諸多提攜和推薦。幼小的三世章嘉入京覲見。到京后,依雍正皇帝旨意,暫且寄居于二世土觀駐錫之旃檀弘仁寺,跟隨二世土觀學習諸多禮儀,此為兩個活佛世系進一步的緣分,由此也結成了世代友好的兩個活佛世系關系。
七世土觀活佛
最后,呂老師介紹了二世、三世土觀入京受封、供職的主要內容。1722年二世土觀護送七世達賴喇嘛坐床回京以后,任京城掌印扎薩克達喇嘛,奉命駐錫旃檀弘仁寺,掌管北京的藏傳佛教事務。三世土觀在北京期間,先后居住于今北京德勝門外黃寺大街的西黃寺和雍和宮土觀倉二處。三世土觀佛學積淀頗深,兼通藏漢。入京期間,除了輔佐三世章嘉聯絡、管理蒙、藏、北京地區的藏傳佛教政教事務以外,參與了三世章嘉所主持之《四體清文鑒》《滿文大藏經》的編纂和翻譯工作,深受僧俗各界所敬重。三世土觀在藏傳佛教引入關公護法神儀軌方面也作出了突出貢獻,加深了藏漢文化溝通,為民族融合做出了貢獻。藏傳佛教中的關公儀軌系由三世章嘉·若必多吉和三世土觀·洛桑卻吉尼瑪所引進的,三世土觀·洛桑卻吉尼瑪深入的做了關公祭祀祈愿文《三屆伏魔大帝關云長之歷史和起貢法·激勵事業雨流之雷聲》,文中對關公的歷史及其與藏地、藏傳佛教的關系做了深入淺出的敘述,并且完整的介紹了如何供養祭祀關公的諸多儀軌。三世土觀在北京的活動除了日常政教事務以外,還多次受邀主持諸如寺院開光,剃度僧侶,以及為部分王公大臣灌頂加持等佛事活動。三世土觀作為文學家,在詩詞歌賦方面的天賦也為時人所贊嘆。在如何認識藏傳佛教密宗修法和與顯宗的關系方面,三世土觀秉持格魯派“無顯宗不入佛教正道,無密宗不得佛教正果”的密宗修學態度,不執著于密咒、法術,而是在顯宗修學基礎之上,根據根器不同,漸次證悟密宗旨趣。
主持人王子林老師
呂其俊老師講座完成后,王子林研究館員對講座進行了總結和點評:呂老師不僅介紹了相關藏傳佛教知識,還系統介紹了土觀活佛的世系與歷史貢獻等14個方面的相關內容。呂老師講述的不僅是一部土觀活佛的歷史,更是一部藏傳佛教的歷史。尤其是呂老師對歷輩土觀活佛與達賴、章嘉等活佛,以及他們同雍正、乾隆等清代皇帝之間關系的介紹,更加深了我們對土觀活佛在維護邊疆地區穩定、祖國統一以及繁榮藏傳佛教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認識。土觀活佛其人令人贊佩,其事令人贊頌。講座結束后,很多觀眾意猶未盡,就相關問題與主講人進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