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魯番出土文書》分為釋文本(全10冊)和圖文本(全4卷)兩種版本:釋文本有文無圖,又稱簡裝本,屬于征求意見本。圖文本上圖下文,又稱精裝本,屬于最后的定本,也是首屆向全國推薦優秀古籍整理圖書評選的版本,《萬卷縹緗——首屆向全國推薦優秀古籍整理圖書圖錄》收入的版本。釋文本和圖文本都由著名歷史學家、武漢大學教授唐長孺先生主持整理并擔任主編。王素先生作為唐先生的受業弟子,參加了釋文本的整理,并實際主持圖文本的編輯。
《吐魯番出土文書》從1975年開始整理,到1996年全部出版,歷時二十二年,精耕細作,成為出土文獻整理的經典,在出土文獻整理領域具有標桿和示范意義。該書最大的特點或者說亮點,就是兼用了出土文獻整理和傳世文獻整理兩種方法。唐長孺先生曾主持“二十四史”中“北朝四史”(《魏書》《周書》《北齊書》《北史》)點校,王素先生曾主持《陸贄集》點校。做過傳世文獻整理的學者,再去做出土文獻整理,看問題的角度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自會大不相同。
《吐魯番出土文書》被評為首屆向全國推薦優秀古籍整理圖書,收入《萬卷縹緗——首屆向全國推薦優秀古籍整理圖書圖錄》,也是對其整理方法的充分肯定。
《吐魯番出土文書》唯一的不足,是限于當時的技術條件和人力物力,采集的是黑白圖版,清晰度不夠,導致釋讀和拼綴等出現一些問題。王素先生運籌策劃、武漢大學擔綱投標的“吐魯番出土文書再整理與研究”項目,成功獲批2017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就是為了利用最新科技手段,重新采集高清彩色圖版,并利用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對《吐魯番出土文書》進行整體優化和系統升級。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新的增訂版《吐魯番出土文書》出版,其學術價值將會更上新的臺階,精品地位也將會更加鞏固。